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能形成第二空间的坚果盒
专利名称: 一种能形成第二空间的坚果盒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形成第二空间的坚果盒,包括第一空间部、第二空间部和衔接部;所述的第一空间部通过衔接部与第二空间部相连;所述的第一空间部包括第一长方形本体,与所述第一长方形本体相连的正方形凸块部、与所述正方形凸块部相连的长方形凸耳部;所述的第二空间部包括第二长方形本体,且所述的第二长方形本体尺寸与第一长方形本体相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形成第二空间的坚果盒通过面的重叠形成夹层,在开启后通过简单的折叠即可形成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即可用来装坚果壳,实现了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开启后形成一个第二空间来满足消费者食用坚果时方便扔壳的需求;具有造型整体美观,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刘嘉欣;何霞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20618956.7
公开号: CN206900829U
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分类号: B65D5/00(2006.01)I;B65D5/42(2006.01)I;B;B65;B65D;B65D5;B65D5/00;B65D5/42
申请人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928号
主权项: 一种能形成第二空间的坚果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间部(1)、第二空间部(2)和衔接部(3);所述的第一空间部(1)通过衔接部(3)与第二空间部(2)相连,且所述的第一空间部(1)、衔接部(3)、第二空间部(2)一体制造成型;所述的第一空间部(1)包括第一长方形本体(4),与所述第一长方形本体(4)相连的正方形凸块部(5)、与所述正方形凸块部(5)相连的长方形凸耳部(6),且所述的第一长方形本体(4)、正方形凸块部(5)、长方形凸耳部(6)一体制造成型;所述的第二空间部(2)包括第二长方形本体(7),且所述的第二长方形本体(7)尺寸与第一长方形本体(4)相等;所述的第一长方形本体(4)包括长方形底板(8),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两条长边分别与1个长方形侧板(9)的其中1条长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10);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两条短边分别与1个正方形第一侧板(11)的其中1条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12);所述的长方形侧板(9)两条短边分别与1个正方形第二侧板(13)的其中1条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14);其中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与长方形侧板(9)尺寸相等;所述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与正方形第二侧板(13)尺寸相等,所述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上第二折痕线(12)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与1个正方形第二侧板(13)上第三折痕线(14)相邻的两条边中的其中1条边重叠,且重叠的边被剪开形成第一开口(21);所述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上第二折痕线(12)相对的边与正方形凸块部(5)的其中1条边重叠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24),所述的正方形凸块部(5)上第八折痕线(24)相对的边与长方形凸耳部(6)的其中1条长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25);所述的第二长方形本体(7)包括长方形底板(8),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两条长边分别与1个长方形侧板(9)的其中1条长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10);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两条短边分别与1个正方形第一侧板(11)的其中1条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12);所述的长方形侧板(9)两条短边分别与1个正方形第二侧板(13)的其中1条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14);其中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与长方形侧板(9)尺寸相等;所述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与正方形第二侧板(13)尺寸相等;所述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与正方形第二侧板(13)尺寸相等,所述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上第二折痕线(12)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与1个正方形第二侧板(13)上第三折痕线(14)相邻的两条边中的其中1条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23);所述的长方形底板(8)、与长方形底板(8)两条短边分别重叠的正方形第一侧板(11)所形成的平面上,在其长度方向的中线位置压制有第四折痕线(15);所述的第二折痕线(12)的两个端点分别与正方形第一侧板(11)上的第四折痕线(15)上点的连线压制有斜折痕线(16),使第二折痕线(12)、第四折痕线(15)、斜折痕线(16)围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的正方形第二侧板(13)上压制有对角折痕线(17);所述的衔接部(3)包括长方形第一衔接板(18),所述的长方形第一衔接板(18)的两条长边中其中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本体(4)中的1个长方形侧板(9)的另1条长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9),所述的长方形第一衔接板(18)的两条长边中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本体(7)中的1个长方形侧板(9)的另1条长边重叠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9);所述的长方形第一衔接板(18)的两条短边分别与1个长方形第二衔接板(30)的其中1条长边重叠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20);所述的长方形第二衔接板(30)两条短边中其中1条短边与第一长方形本体(4)中的1个正方形第二侧板(13)上第三折痕线(14)相邻的两条边中的另1条边部分重叠,且重叠的边被剪开形成第二开口(22),所述的长方形第二衔接板(30)的两条短边中另1条短边与第二长方形本体(7)中的1个正方形第二侧板(13)上第三折痕线(14)相邻的两条边中的另1条边部分重叠,且重叠的边被剪开形成第二开口(22)。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