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风力发电叶片合模后腹板与大梁粘接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专利名称: 风力发电叶片合模后腹板与大梁粘接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
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合模后腹板与大梁粘接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待检腹板与大梁粘接工件材质制作试块;根据相关工艺标准,在试块上做出校准缺陷;根据待检腹板与大梁粘接工件材质选定探头规格;连接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将探头置于试块上,根据反射波形校准超声波检测仪;将探头置于待检腹板与大梁粘接工件叶片壳体上来回移动。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对腹板与大梁粘接质量的可监控性、检测准确率和检测的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苏州天顺风电叶片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贺安源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611128804.5
公开号: CN108614034A
代理机构: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代理人: 盛建德
分类号: G01N29/04(2006.01)I;G;G01;G01N;G01N29;G01N29/04
申请人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通港路98号1幢
主权项: 1.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合模后腹板与大梁粘接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待检腹板与大梁粘接工件材质制作试块;2)根据相关工艺标准,在试块上做出校准缺陷;3)根据待检腹板与大梁粘接工件材质选定探头规格;4)连接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5)将探头置于试块上,根据反射波形校准超声波检测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量取零点校准用试块的厚度;②开启超声波检测仪,使用耦合剂或水耦合溶液将探头贴合在耦合良好的结构胶试块上,进入操作界面,将“一次声程”设置为上一步测得的值,单位为mm,依次按“零点测试”或“零位计算”、“声速计算”键,测试成功即可完成零点的确定及材料声速的测量;③将探头放置在标准试块上腹板粘接合格区域,按“增益”或“衰减”键,找出腹板底波的波幅并调整为探伤仪满屏高度的80%,在探伤过程中适时调整增益使腹板底波波幅始终位于仪器满屏的80%;6)将探头置于待检腹板与大梁粘接工件叶片壳体上来回移动,从叶根向叶尖进行扫查,扫查过程要求两测点间距不大于250mm,并对每个测点做好胶宽位置标记,然后对两测点之间进行平行线扫描,扫描过程中扫查速度要求≤150mm/s;7)根据超声波反射波形,运用超声波波形特征的判别法确定缺陷位置及大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探头置于粘接完好位置,观察脉冲发射波信号,扫描过程中,当腹板‑‑空气界面回波波幅降低,且大梁一次底波或者结构胶一次底波幅升高时,即为粘接边界出现;②使腹板‑‑空气界面回波波幅降低一半,确认粘接边界的具体位置;③重复以上步骤,从不同方向找出粘接区域可能的边界,标记出粘接区域边界;④若结构胶有效粘接宽度不满足工艺标准,即挤出胶不足,要求用笔在叶片表面勾画出缺陷轮廓形状,并画出该缺陷区域的腹板轮廓;⑤若在有效胶宽范围之内,探伤区域内整体厚度无变化并耦合效果一致的情况下,腹板‑‑空气界面回波,在同一水平线上出现多次相位变化,即为粘接面表层气泡,要求用笔在叶片表面勾画出缺陷轮廓形状,并画出该缺陷区域的腹板轮廓;⑥若在有效胶宽范围之内,且大梁一次底波、结构胶一次底波两者无变化并耦合效果一致的情况下,腹板‑‑空气界面回波消失,即为空腔,要求用笔在叶片表面勾画出缺陷轮廓形状,并画出该缺陷区域的腹板轮廓;⑦若在探伤区域内厚度壳体厚度无变化并耦合效果一致的情况下,大梁一次底波信号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信号衰减与相位移动的现象,即壳体内半干纱或浸润不良,要求用笔在叶片表面勾画出缺陷轮廓形状,并画出该缺陷区域的腹板粘接面轮廓;⑧若在耦合一致的情况下,任一波形突然消失在屏幕原位置,出现在更靠近零点的位置,即为分层缺陷,要求用笔在叶片表面勾画出缺陷轮廓形状,并画出该缺陷区域的腹板粘接面轮廓。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