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不同开挖深度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开挖深度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地下室中部设置圆环支撑,地下室设置十字交叉对撑梁,圆环支撑与十字交叉对撑梁交叉部位设置钢格构柱,钢格构柱上面设置预应力张拉墩;地下室围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外围设置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梁;当地下室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5m时,地下室中部设置混凝土腰梁。竖向平面采用两排支护结构。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叶长青 |
发明人: |
朱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920784.8 |
公开号: |
CN108951654A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I;E;E02;E02D;E02D17;E02D17/04 |
申请人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街道金川路4号 |
主权项: |
1.一种不同开挖深度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地下室中部设置圆环支撑,圆环支撑面积为30~80m2,圆环支撑中心为地下室几何形状的形心处,圆环支撑高度为500~700mm,圆环支撑宽度为250~300mm;地下室设置十字交叉对撑梁,十字交叉对撑梁的交叉点在地下室几何形状的形心处;十字交叉对撑梁高度为600~800mm,十字交叉对撑梁宽度为250~300mm;圆环支撑与十字交叉对撑梁交叉部位设置钢格构柱,钢格构柱插入工程桩500~600mm,钢格构柱高出混凝土压顶梁顶面标高0.7~0.9m,钢格构柱上面设置预应力张拉墩;地下室围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外围设置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梁,混凝土压顶梁宽度为300mm,高度为500~600mm;当地下室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5m时,地下室中部设置混凝土腰梁,混凝土腰梁设置位置在竖向平面上与混凝土压顶梁是相同的,混凝土腰梁宽度为300mm,高度为500~600mm;当地下室开挖深度小于等于3.5m时,竖向平面采用一排支护结构,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上部1/8跨度、1/4跨度、3/4跨度和7/8跨度部位设置钢悬索上拉结点,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下部3/8跨度、1/2跨度和5/8跨度部位设置钢悬索下拉结点;钢悬索采用预应力张拉;四个角部设置混凝土现浇板;当地下室开挖深度大于3.5m时,竖向平面采用两排支护结构;第一排支护结构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上部1/8跨度、1/4跨度、3/4跨度和7/8跨度部位设置钢悬索上拉结点,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下部3/8跨度、1/2跨度和5/8跨度部位设置钢悬索下拉结点,四个角部设置混凝土现浇板;第二排支护结构设置在开挖深度的1/2处,第二排支护结构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上部1/8跨度、1/4跨度、3/4跨度和7/8跨度部位设置钢悬索上拉结点,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下部3/8跨度、1/2跨度和5/8跨度部位设置钢悬索下拉结点,钢悬索采用预应力张拉;在圆环支撑与混凝土压顶梁之间设置钢管对撑;当地下室开挖深度大于3.5m时,施工步骤包括:(1)施工围护桩;(2)围护桩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梁;(3)在设置钢格构柱的工程桩施工时,待工程桩混凝土未硬化时插入钢格构柱;(4)浇筑第一排圆环支撑和第一排十字交叉对撑梁混凝土;(5)浇筑第一排支护结构的混凝土现浇板;(6)设置第一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拉结点;十字交叉对撑梁上部主钢筋焊接吊钩作为钢悬索上拉结点;钢悬索下拉结点设置如下:十字交叉对撑梁中设置斜向塑料小圆管,钢悬索在斜向塑料小圆管内,十字交叉对撑梁下部主钢筋焊接吊钩作为钢悬索下拉结点;(7)对第一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进行预应力张拉;(8)开挖土方至第二排支护结构底标高以下2cm;(9)浇筑混凝土腰梁;(10)浇筑第二排圆环支撑和十字交叉对撑梁混凝土;(11)设置第二排支护结构的钢管对撑;(12)设置第二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拉结点;十字交叉对撑梁上部主钢筋焊接吊钩作为钢悬索上拉结点;钢悬索下拉结点设置如下:十字交叉对撑梁中设置斜向塑料小圆管,钢悬索在斜向塑料小圆管内,钢悬索下拉结点焊接在十字交叉对撑梁下部主钢筋;(13)对第二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进行预应力张拉;第二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张拉参数与第一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张拉参数相同;(14)开挖第二排圆环支撑与混凝土腰梁之间的土方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保留第二排圆环支撑范围内土方以形成中心岛效应,有利于地下室稳定;(15)浇筑第二排圆环支撑与混凝土腰梁之间的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侧壁;在圆环支撑部位的地下室底板设置钢板止水带;(16)开挖第二排圆环支撑范围内土方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17)浇筑第二排圆环支撑范围内地下室底板;(18)先拆除第二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再拆除第二排圆环支撑和十字交叉对撑梁混凝土;(19)先拆除第一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再拆除第一排圆环支撑和十字交叉对撑梁混凝土;当地下室开挖深度小于等于3.5m时,施工步骤包括:(1)施工围护桩;(2)围护桩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梁;(3)在设置钢格构柱的工程桩施工时,待工程桩混凝土未硬化时插入钢格构柱;(4)浇筑第一排圆环支撑和第一排十字交叉对撑梁混凝土;(5)浇筑第一排支护结构的混凝土现浇板;(6)设置第一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拉结点;十字交叉对撑梁上部主钢筋焊接吊钩作为钢悬索上拉结点;钢悬索下拉结点设置如下:十字交叉对撑梁中设置斜向塑料小圆管,钢悬索在斜向塑料小圆管内,十字交叉对撑梁下部主钢筋焊接吊钩作为钢悬索下拉结点;(7)对第一排支护结构的钢悬索进行预应力张拉;(8)开挖圆环支撑与混凝土压顶梁之间的土方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保留圆环支撑范围内土方以形成中心岛效应;(9)浇筑圆环支撑与混凝土压顶梁之间的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侧壁;在圆环支撑部位的地下室底板设置钢板止水带;(10)开挖圆环支撑范围内土方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11)浇筑圆环支撑范围内地下室底板。(12)先拆除支护结构的钢悬索,再拆除圆环支撑和十字交叉对撑梁混凝土。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