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
专利名称: 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涉及边坡支护领域,解决现有的边坡支护方法没有充分利用边坡岩土体作为支护体系,导致边坡支护过于保守或支护过弱的问题。本发明解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先锁口支护,再边坡支护,锁口支护:先测设边坡开口线;然后在边坡开口线外设置锚杆布置点,锚杆布置点分别施工竖向锚杆和水平向锚杆,并进行注浆;再次,布置钢筋网片,布置连接钢筋并形成钢筋框格梁;最后喷砼。边坡支护通过与锁口支护类似的方法,分层开挖、分层支护,最后完成整个边坡的开挖及支护。本发明充分利用岩土体的自身力学性能,主动约束边坡变形,节约成本,施工操作性强,安全风险低。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学智;曾建军;聂大丰;游选成;张丹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958684.4
公开号: CN108914954A
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代理人: 杨长青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I;E02D5/74(2006.01)I;E;E02;E02D;E02D17;E02D5;E02D17/20;E02D5/74
申请人地址: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1号
主权项: 1.预支护与永久支护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先进行锁口支护,再进行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设边坡开口线;S2.在边坡开口线外,顺自然坡面的上侧,间隔设置至少两排锚杆布置点(1);在各个锚杆布置点(1)分别施工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沿锚杆杆体周壁纵向分别设置注浆孔,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的外露端头交叉并紧靠;S3.对每排的竖向锚杆(2)进行注浆,然后对该排的水平向锚杆(3)进行注浆;S4.对S1步骤的锚杆布置点(1)所在区域铺挂钢筋网片,然后在钢筋网片上部,以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的外露端头交叉点为连接点,按照横向和纵向布置连接钢筋(4),形成“钢筋框格梁”,连接钢筋(4)分别与竖向锚杆(2)外露端头、水平向锚杆(3)外露端头固定连接;S5.在布置钢筋网片的区域的自然坡面喷砼支护,喷砼充分包裹钢筋网片和连接钢筋(4);S6.沿边坡开口线,设置一排锚杆布置点(1),在各个锚杆布置点(1)分别施工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沿锚杆杆体周壁纵向分别设置注浆孔,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的外露端头交叉并紧靠;S7.对S6步骤中的竖向锚杆(2)进行注浆,然后对水平向锚杆(3)进行注浆;S8.铺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上层已铺挂的钢筋网片之间绑扎并点焊连接;再在钢筋网片上部,以S6步骤中的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的外露端头交叉点为连接点,按横向和纵向布置连接钢筋(4),连接钢筋(4)分别与竖向锚杆(2)外露端头、水平向锚杆(3)外露端头固定连接,连接钢筋(4)还与S4步骤中的“钢筋框格梁”连接形成整体;S9.按照开挖坡比向下开挖一层边坡,在开挖的人工边坡处,在与上排的锚杆布置点(1)对应的位置,布置下排的锚杆布置点(1),并在下排的锚杆布置点(1)分别施工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沿锚杆杆体周壁纵向分别设置注浆孔,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的外露端头交叉并紧靠;S10.对S9步骤中的竖向锚杆(2)进行注浆,然后对水平向锚杆(3)进行注浆;S11.铺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上层已铺挂的钢筋网片之间绑扎并点焊连接;再在钢筋网片上部,以S9步骤中的竖向锚杆(2)和水平向锚杆(3)的外露端头交叉点为连接点,按横向和纵向布置连接钢筋(4),连接钢筋(4)分别与竖向锚杆(2)外露端头、水平向锚杆(3)外露端头固定连接,连接钢筋(4)还与上层的“钢筋框格梁”连接形成整体;S12.在人工边坡设置泄水管(5);S13.喷砼支护,喷砼范围与上层的喷砼范围重叠,喷砼充分包裹钢筋网片和连接钢筋(4);S14.重复S9~S13步骤,直至完成整个边坡的开挖及支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