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的施工方法,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包括:立墙、底板、立墙凸槽、立墙凹槽、底板凸槽、底板凹槽、补强钢筋、变形缝、低发泡聚乙烯板、聚氨酯填缝剂和吊孔。施工方法包括:立模、钢筋安放、浇注、抹面收光、构件标识、拆模修补、养护、起吊堆放和构件翻身。本发明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为基础,受天气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施工有效天数多,可以极大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缩短工程期限,降低工程成本;构件生产条件大大优于现场浇筑条件,可以保证构件质量。现场装配施工可以减少脚手架和模板现场支立,增加施工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并且装配式结构产生建筑垃圾少,有利于近海环境的保护。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宪忠;李琰;姜威;张剑;陈翔;陈海英;张才俊;董永福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564212.0
公开号: CN108457243A
分类号: E02B3/06(2006.01)I;E;E02;E02B;E02B3;E02B3/06
申请人地址: 200002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3号6楼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包括:立模、钢筋安放、浇注、抹面收光、构件标识、拆模修补、养护、起吊堆放和构件翻身;其中,立模,包括前期场地的整理和横向预制模板的支起,所述横向预制模板(200)包括:底模(210)、上层模板(220)、模板油(230)、纸浆贴(240)、L型侧模板(250)、外侧模板(260)、对拉螺杆(270)、矩形圆管(280)、钢筋骨架(290)和保护层垫块(2100),所述底模(210)固定于整平地坪上,所述上层模板(220)支立于底模(210)上,所述模板油(230)设于底模(210)、上层模板(220)、L型侧模板(250)和外侧模板(260)上,所述纸浆贴(240)与上层模板(220)和底模(210)的连接处连接,所述L型侧模板(250)底部通过螺栓组件与底模(210)两侧垂直连接,所述外侧模板(260)通过对拉螺杆(270)与上层模板(220)紧固连接,所述矩形圆管(280)套于对拉螺杆(270)上,所述对拉螺杆(270)的数量为复数根,所述钢筋骨架(290)设于横向预制模板(200)内,所述保护层垫块(2100)设于钢筋骨架(290)下方;钢筋安放,包括将钢筋骨架(290)放入横向预制模板(200)内,再在底部安放5cm保护层垫块(2100),并预埋吊孔;浇注,采用分层浇筑,第一次下灰放料浇至L型侧模板(250)的倒角以上100mm处,待混凝土初凝之后继续浇筑上层,然后下灰完成后,进行振捣,形成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100),所述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100)包括:立墙(110)、底板(120)、立墙凸槽(130)、立墙凹槽(140)、底板凸槽(150)、底板凹槽(160)、补强钢筋(170)、变形缝(180)、低发泡聚乙烯板(190)、聚氨酯填缝剂(1100)和吊孔(1200),所述立墙(110)与底板(120)一体式连接,所述底板凸槽(150)设于底板(120)一端,所述底板凹槽(160)设于底板(120)另一端,所述立墙凸槽(130)设于立墙(110)一端,所述立墙凹槽(140)设于立墙(110)另一端,所述补强钢筋(170)设于立墙凸槽(130)、立墙凹槽(140)、底板凸槽(150)和底板凹槽(160)内,所述变形缝(180)设于立墙(110)和底板(120)上,所述低发泡聚乙烯板(190)设于变形缝(180)内,所述变形缝(180)的外露部分通过聚氨酯填缝剂(1100)嵌缝,所述吊孔(1200)设于立墙(110)和底板(120)上;抹面收光,将立墙(110)的抹面表面搓毛后刮平,然后实施两次收光;构件标识,采用刻板油漆喷涂做好构件标识的信息登记;拆模修补,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先拆除上层模板(220)、再拆除L型侧模板(250),最后拆除底模(210),拆模后8个吊孔位置需塞上泡沫条;养护,构件拆模后,对于构件必须进行洒水养护;起吊堆放,将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100)与脱模起吊装置连接,脱模起吊装置(300)包括:方向吊钩(310)、卸扣(320)、钢丝绳(330)、吊架(340)、起重吊机(350)、双层钢筋网片(360)和起吊滚轮(370),所述方向吊钩(310)通过双层钢筋网片(360)与吊孔(1200)加固连接,所述卸扣(320)与方向吊扣(310)连接,所述卸扣(320)通过钢丝绳(330)与吊架(340)连接,所述吊架(340)通过钢丝绳(330)连接起吊滚轮(370),所述起吊滚轮(370)通过钢丝绳(330)与起重吊机(350)连接;构件翻身,脱模起吊装置(300)与装配式混凝土挡浪墙(100)通过钢丝绳连接,一端拉紧钢丝绳同时缓慢往上吊离地面40cm~60cm后停止上升,另一端再缓慢提升角度达到40°~50°之后,再重复之前的步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