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长期倾倒对青岛海洋倾倒区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 |
关键词: | 疏浚物;海洋倾倒区;海域水质;海洋环境影响;区域水环境 |
摘要: | 青岛胶州湾外三类疏浚物海洋倾倒区位于胶州湾口外,黄岛区的薛家岛东侧,由于水深原因,自2003年4月4日起,已将倾倒区海域缩小为:35°59’07”~35°58’39”N,120°18’30”~120°20’00”E所围海域,其它海域暂时关闭,停止使用,本文主要对青岛倾倒区缩小后2004年~2011年8年间进行的水质、沉积物、生物等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该区域水环境、沉积物、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研究,对其水深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疏浚泥沙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2004年~2011年倾废区海域的水质调查中,水体表层及底层pH、盐度、悬浮物、COD、DO、DIN、磷酸盐、及重金属铜、铅、锌、镉和汞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水体中的无机氮、磷酸盐、重金属(除铅和锌外)含量均呈一定程度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倾倒区水体质量有下降的变化趋势。 该海域沉积物类型主要是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表层沉积物类型基本变化不大,沉积物质量良好。重金属铜、铅、镉、锌和总铬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在2007年以前,其含量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趋势,2007年以后,其含量则变化较为平稳。汞则在调查期间含量一直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变化。8年间,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油类及硫化物含量呈一定程度的缓慢增长趋势。 2004.年~2011年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而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则呈较明显的波动变化,生物量也呈现出与其相对应的变化特征。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在2008年以前呈一定的波动变化,2008年以后其种类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倾倒区海域内水深测量区域最大深度为28.7m,最小深度不足4.0m受倾倒物的影响在大、小桥岛之间形成了三个比较明显的坡度陡峭的凸起地形,呈椭圆状,于2005年水深情况比较,平均变浅约6.7m,最大变浅14.5m左右。在小桥岛附近水深变化相对较小,变化范围在-1~2m;北部封闭区域经过近8年关闭使用,在潮流浪作用下,不断的冲刷,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地形,相对变深2m左右。 根据悬沙数值模拟预测结果,疏浚泥沙倾倒后,倾废点泥沙扩散和输运方向主要是SW和NE。无论是单船倾倒还是连续倾倒,10mg/L的等值线(超二类水质标准)最远扩散不超过2.4km,100mg/L的等值线(超三类水质标准)最远扩散不超过0.7km。由此看来倾倒活动对海域水质有影响,但范围有限。同时也说明了因封闭倾倒区及倾倒区外监测点都在此影响范围内,故封闭倾倒区海域与未封闭区域倾倒区内调查结果相差不大。 |
作者: | 张栋梁 |
专业: | 项目管理 |
导师: | 娄安刚;曹丛华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国海洋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