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深层可回收二次让压锚杆及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深层可回收二次让压锚杆及施工方法
摘要: 一种深层可回收二次让压锚杆及施工方法,包括锚固体、外壳、锚索、施工及回收装置;锚固体由前导钻头、螺纹杆、滑管、扩体结构、第一类螺旋叶片、螺母组成,外壳由让压体、套筒、第二类螺旋叶片和圆环钢板组成,施工及回收装置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将所有构件依次连接,旋转外套管,带动让压体及其表面的叶片旋转,使得结构旋转钻进指定位置;旋转内套管带动螺母向前旋进,使得滑管向前滑动,从而扩体结构不断撑开并嵌入土体中,在土体提供的锚固反力下,扩体结构在扩张体中移动并使扩张体逐渐撑开实现让压。本发明解决了让压锚杆不能回收利用、锚固结构施工钻孔困难以及扩大头不可缩小的问题,通过二次让压提高了锚杆的承载能力。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甘肃;62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董建华;师利君;胡邦弼;包万飞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193831.3
公开号: CN108360513A
代理机构: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董斌
分类号: E02D5/76(2006.01)I;E;E02;E02D;E02D5;E02D5/76
申请人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主权项: 1.一种深层可回收二次让压锚杆,包括锚固体(1)、外壳(2)、锚索(3)、施工及回收装置(4),其特征在于:锚固体(1)由前导钻头(5)、螺纹杆(6)、滑管(7)、扩体结构(8)、第一类螺旋叶片C、螺母(9)组成,第一类螺旋叶片C垂直焊接于前导钻头(5)的外表面,以螺纹杆(6)中轴线作为锚固体(1)的中心线,螺纹杆(6)一端焊接前导钻头(5),另一端旋套螺母(9),螺纹杆(6)沿圆周等间距开3‑6个沿轴向通长的方形凹槽(10),滑管(7)内表面和外表面沿圆周等间距设置与凹槽(10)相匹配的轴向通长方形凸齿(11),滑管(7)通过凸齿(11)嵌套在螺纹杆(6)凹槽(10)上,扩体结构(8)由第一类连杆A、第二类连杆B、支柱(12)组成,第一类连杆A和第二类连杆B两端垂直于轴向开钻孔(13),支柱(12)为圆柱形钢柱,支柱(12)一端设置沿直径贯通的凹槽(10),凹槽(10)与连杆厚度匹配,垂直凹槽(10)长度方向开钻孔(13),在螺纹杆(6)连接前导钻头(5)一端的外表面均匀焊接4‑6个支柱(12),在滑管(7)位于螺纹杆(6)中间一端的外表面均匀焊接与螺纹杆(6)上相匹配的支柱(12),第一类连杆A与第二类连杆B的一端通过钻孔(13)插入销钉连接,第一类连杆A另一端插入支柱(12)的凹槽(10)中,通过在钻孔(13)中插入销钉连接第一类连杆A与螺纹杆(6),以同样的方式连接第二类连杆B与滑管(7);外壳(2)由让压体(14)、套筒(15)、第二类螺旋叶片D、圆环钢板(16)和空心正六边形钢板(17)组成,让压体(14)是沿圆周等间距一部分长度范围开轴向缝隙的钢筒,第二类螺旋叶片D垂直焊接于让压体(13)的外表面,套筒(15)是内表面沿圆周等间距开轴向通长凹槽(10)的钢筒,套筒(15)通过凹槽(10)与滑管(7)外部凸齿(11)相互嵌套,让压体(14)开缝的一端相邻缝隙之间焊接一个斜向内的挡片(20),让压体(14)另一端和套筒(15)的一端分别垂直焊接至圆环钢板(16)一面的外环和内环边缘,圆环钢板(16)另一面与空心正六边形钢板(17)的底面焊接;外壳(2)通过套筒(15)与凹槽(10)嵌套在锚固体(1)外面,锚索(3)沿轴向焊接于锚固体(1)尾部中轴线上;施工及回收装置(4)包括内套管(18)和外套管(19),内套管(18)是与螺母(9)外表面相匹配的正六边形钢筒,内套管(18)施工时穿过锚索(3)嵌套在螺母(9)的外表面上,外套管(19)是与正六边形钢板(17)外表面相匹配的正六边形钢筒,外套管(19)施工时穿过锚索(3)嵌套在正六边形钢板(17)上。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