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分析的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分析的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研究
关键词: 城市交通;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运营管理;居民出行行为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居民的出行距离不断增大、出行目的日渐丰富。居民的出行对道路交通带来一定压力,特别是高峰时段的居民出行,极易引起交通拥堵。常规公交在解决交通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全程车调度为主,调度形式单一,难以更好地满足部分线路客流分布不均的情况。因此,对居民出行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居民日常出行的内在规律,结合公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公交调度方案,改善居民出行的交通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论文从居民出行特征出发,针对居民公交出行时间建立合理的公交调度模型,考虑站点客流分布不均的状况,采用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制定发车频率调度方案。
  论文首先阐述制定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公交调度方案的意义,回顾国内外公交调度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居民出行行为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以及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理论。
  其次,针对居民出行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建立以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公交线路调度模型。该模型运用比例风险模型对居民出行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划分居民出行时段区间,进而针对该地区高峰时段的公交发车间隔构造非线性规划模型函数。模型函数综合考虑乘客时间成本和公交公司运营成本,加入权重系数以求解最佳发车间隔时间。结合杭州某地区市民出行数据,实证研究得出优化后的调度时刻表,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然后,针对不同时刻站点的客流需求,系统探讨了乘客出行时间和公交公司运营管理的有机联系,研究了全程车、区间车和大站快车三种发车模式组合及发车间隔。以系统总时间成本最优为目标,基于相同决策间隔不同决策模式,建立发车频率不定的公交组合调度模型。同时,针对调度模型组合优化的NP难特点,利用差分进化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在决策间隔为4min的情况下,首站发车间隔有4min、8min、12min三种可能;考虑区间车和大站快车超车的情况,各站点乘客的等车时间为0.8min-12min不等。选择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比原先分时段的公交发车次数减少,更能有效降低系统时间成本。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展望。
作者: 明洁
专业: 系统分析与集成
导师: 张贵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1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