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坑群和基础桩群的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坑群和基础桩群的施工方法,该基坑群包括并行的3个及以上、高差超过13m的深浅交错基坑,该基础桩群分布于所述基坑群之深浅基坑中,与之交叉作业;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基坑群及基础桩群的BIM结构模型;根据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将基坑群分为浅区和深区,再将浅区分成影响区和非影响区;开挖土方至作业面;进行深区支护桩施工;进行浅区影响区基础桩施工;进行深区基础桩施工;进行深区土方开挖及锚索施工,同时进行浅区非影响区基础桩施工;进行深区局部深坑微型桩、微型桩锚索及微型桩顶冠梁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经济合理的连续多段大高差狭长深基坑群和基础桩群施工方法。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邵九婷;胡鸿志;张治华;刘兴旺;王佳乐;肖恩旺;王洋;付小敏;常乃麟;邹建磊;孙浩天;邓轶昕;王幸男;李雪齐;裴海峰;周森森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1025437.5 |
公开号: |
CN108978676A |
代理机构: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磊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I;E;E02;E02D;E02D17;E02D17/04 |
申请人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5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坑群和基础桩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群包括并行的3个及以上、高差超过13m的深浅交错基坑,其中不少于2段深坑宽度小于25m、深度超过15m,该基坑群纵向长达350m以上;所述基础桩群分布于所述基坑群之深浅基坑中,与之交叉作业;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BIM技术,建立基坑群及基础桩群的BIM结构模型;2)根据BIM模型所反映基坑群、基础桩群及建筑底板结构关系、地质勘察资料及相关规范进行基坑群支护设计,绘制支护设计典型剖面,同时在BIM模型中加入支护结构构件,与基础桩群进行碰撞检测,对冲突部位利用BIM模拟辅助进行设计调整;3)按横断面对基坑群及基础桩群进行分区,先根据基坑群和基础桩群深度,分为深区和浅区,再根据基坑群支护构件与基础桩群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将浅区分为浅区影响区和浅区非影响区;4)场地土方统一开挖至基础桩及支护桩施工设计作业面;5)进行深区支护桩施工,同时进行不受压浆影响的降水井施工;6)进行浅区影响区基础桩施工,基础桩施工后规定时间内进行压浆作业;7)进行深区基础桩施工,深区基础桩施工后规定时间内进行压浆作业,压浆结束后,进行受压浆影响的降水井施工;8)进行深区土方开挖及锚索施工,同步进行浅区非影响区基础桩施工;9)进行深区局部后增加深坑微型桩、微型桩锚索及微型桩顶冠梁施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