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对地震破坏机理的深入认识,推动着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和评估方法的不断更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自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最先提出后,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和统一的方法来处理基于性能的抗震问题.该文在继承和发展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围绕推倒分析、能力谱方法、地震损伤分析和性能设计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该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TC-40提供的能力谱方法涉及到的几个技术细节和该方法的计算精度;简化能力谱方法的详细步骤,以及采用不同的R<,μ>-μ-T关系式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引入"等价基阶振型"的概念在能力谱方法之中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讨论近场地震情况下能力谱方法的适用性;对地震损伤模型进行综述,引入推倒分析简化地震损伤模型参数的计算,并将损伤指数作为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很多情况下,采用ATC-40方法得出的结果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的结果相差较大;在简化的能力谱方法中,采用不同的R<,μ>-u-T关系式,会得到不同精度的计算结果;采用"等价基阶振型"模式分布的侧向力可以较好的考虑长周期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原来的折减系数R<,μ>谱对于近场地震情况不再适用,导致能力谱方法的误差过大:基于推倒分析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方法考虑了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变形和累积损伤,将性能目标量化为损伤指数,并且可以直观地进行抗震设计,便于设计人员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