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底部维修升降台
专利名称: 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底部维修升降台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相关,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底部维修升降台,包括装置承重平台、拉伸梯子、汽车升降机构、人体活动滑车、轮胎隔板,本装置具有汽车升降功能,便于维修汽车的底盘,装置设置有便于人体滑动的滑板,便于维修人员在车下移动,装置还设置有升降梯子,便于汽车的维修,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拉伸梯子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装置承重平台的两端,装置承重平台与拉伸梯子相连接,汽车升降机构的个数有四个,均匀的分布在装置承重平台上,人体活动滑车位于装置承重平台的中间,人体活动滑车与装置承重平台相连接,轮胎隔板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装置承重平台的上下两端,轮胎隔板与装置承重平台相适应。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康海霞
发明人: 康海霞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999127.7
公开号: CN108996428A
分类号: B66F7/06(2006.01)I;B66F7/08(2006.01)I;B66F7/28(2006.01)I;E06C9/08(2006.01)I;B25H5/00(2006.01)I;B;E;B66;E06;B25;B66F;E06C;B25H;B66F7;E06C9;B25H5;B66F7/06;B66F7/08;B66F7/28;E06C9/08;B25H5/00
申请人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主权项: 1.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底部维修升降台,包括装置承重平台(1)、拉伸梯子(2)、汽车升降机构(3)、人体活动滑车(4)、轮胎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承重平台(1)包括平台主体(1‑1)、梯子定位件(1‑2)、支撑弹簧(1‑3)、定位控制件(1‑4)、密封固定盖(1‑5)、便捷斜坡(1‑6),梯子定位件(1‑2)与平台主体(1‑1)通过通孔相适应,平台主体(1‑1)与支撑弹簧(1‑3)通过凹槽相适应,平台主体(1‑1)与密封固定盖(1‑5)通过凹槽相适应,梯子定位件(1‑2)的一端与支撑弹簧(1‑3)的一端相连接,支撑弹簧(1‑3)的另一端与密封固定盖(1‑5)相连接,密封固定盖(1‑5)通过紧固螺钉与平台主体(1‑1)相连接,定位控制件(1‑4)与梯子定位件(1‑2)通过螺纹相啮合,定位控制件(1‑4)位于梯子定位件(1‑2)的中间位置,定位控制件(1‑4)与支撑弹簧(1‑3)共中心线,定位控制件(1‑4)与密封固定盖(1‑5)通过通孔相适应;平台主体(1‑1)上设置有卡位件凹槽(1‑1‑1)、滑车凹槽(1‑1‑2)、梯子适应凹槽(1‑1‑3)、隔板适应凹槽(1‑1‑4)、条形凹槽(1‑1‑5),卡位件凹槽(1‑1‑1)与支撑弹簧(1‑3)和密封固定盖(1‑5)相适应,滑车凹槽(1‑1‑2)与人体活动滑车(4)相适应,梯子适应凹槽(1‑1‑3)与拉伸梯子(2)相适应,隔板适应凹槽(1‑1‑4)与轮胎隔板(5)相适应,条形凹槽(1‑1‑5)与辅助定位块(4‑2‑6)相适应;密封固定盖(1‑5)上设置有圆形通孔(1‑5‑1),圆形通孔(1‑5‑1)与定位控制件(1‑4)相适应;拉伸梯子(2)包括梯子纵向杆(2‑1)、缓冲胶垫(2‑2)、梯子横梁(2‑3)、辅助上升轮(2‑4),梯子纵向杆(2‑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梯子横梁(2‑3)的左右两侧,梯子横梁(2‑3)与梯子纵向杆(2‑1)相连接,梯子横梁(2‑3)的个数有三个,均匀的分布在两个梯子纵向杆(2‑1)之间,缓冲胶垫(2‑2)与梯子纵向杆(2‑1)相连接,缓冲胶垫(2‑2)的个数有两个,辅助上升轮(2‑4)位于梯子纵向杆(2‑1)的底端,梯子纵向杆(2‑1)与辅助上升轮(2‑4)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汽车升降机构(3)包括车轮胎位置托板(3‑1)、托板支撑架(3‑2)、伸缩机构(3‑3),车轮胎位置托板(3‑1)与托板支撑架(3‑2)相连接,托板支撑架(3‑2)与伸缩机构(3‑3)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伸缩机构(3‑3)与车轮胎位置托板(3‑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伸缩机构(3‑3)包括左侧支撑杆一(3‑3‑1)、左侧支撑杆二(3‑3‑2)、液压伸缩杆(3‑3‑3)、右侧支撑杆一(3‑3‑4)、右侧支撑杆二(3‑3‑5)、支撑杆连接柱(3‑3‑6),左侧支撑杆一(3‑3‑1)与左侧支撑杆二(3‑3‑2)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左侧支撑杆一(3‑3‑1)和左侧支撑杆二(3‑3‑2)与支撑杆连接柱(3‑3‑6)相连接,支撑杆连接柱(3‑3‑6)与液压伸缩杆(3‑3‑3)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连接柱(3‑3‑6)的个数有两个,另一个支撑杆连接柱(3‑3‑6)与液压伸缩杆(3‑3‑3)的另一端相连接,右侧支撑杆一(3‑3‑4)与右侧支撑杆二(3‑3‑5)与第二个支撑杆连接柱(3‑3‑6)相连接,左侧支撑杆二(3‑3‑2)与平台主体(1‑1)相连接,右侧支撑杆一(3‑3‑4)与平台主体(1‑1)相连接;人体活动滑车(4)包括轨道密封盖(4‑1)、人体滑动车(4‑2),轨道密封盖(4‑1)与人体滑动车(4‑2)相连接;人体滑动车(4‑2)包括滚轮连接杆(4‑2‑1)、人体平台(4‑2‑2)、滚轮(4‑2‑3)、工具箱盖(4‑2‑4)、隐藏固定盖(4‑2‑5)、辅助定位块(4‑2‑6)、L形固定件(4‑2‑7)、L形凹槽(4‑2‑8)、L形件控制杆(4‑2‑9)、小型支撑弹簧(4‑2‑10),滚轮连接杆(4‑2‑1)与人体平台(4‑2‑2)相连接,滚轮连接杆(4‑2‑1)的个数有四个,均匀的分布在人体平台(4‑2‑2)的底部,滚轮(4‑2‑3)与滚轮连接杆(4‑2‑1)相连接,滚轮(4‑2‑3)与滑车凹槽(1‑1‑2)相适应,工具箱盖(4‑2‑4)与人体平台(4‑2‑2)相连接,辅助定位块(4‑2‑6)与条形凹槽(1‑1‑5)相适应,L形件控制杆(4‑2‑9)与平台主体(1‑1)通过通孔相适应,L形件控制杆(4‑2‑9)与辅助定位块(4‑2‑6)通过螺纹相啮合,L形固定件(4‑2‑7)与辅助定位块(4‑2‑6)通过螺纹相啮合,人体平台(4‑2‑2)上设置有L形凹槽(4‑2‑8),L形凹槽(4‑2‑8)与L形固定件(4‑2‑7)相适应,L形固定件(4‑2‑7)与隐藏固定盖(4‑2‑5)通过通孔相适应,隐藏固定盖(4‑2‑5)与平台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小型支撑弹簧(4‑2‑10)与条形凹槽(1‑1‑5)相适应,小型支撑弹簧(4‑2‑10)与辅助定位块(4‑2‑6)相连接;轮胎隔板(5)包括隔板固定盖(5‑1)、隔板推杆(5‑2)、隔板主体(5‑3),隔板主体(5‑3)与隔板适应凹槽(1‑1‑4)相适应,隔板固定盖(5‑1)与平台主体(1‑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隔板推杆(5‑2)与隔板主体(5‑3)通过螺纹相啮合,隔板推杆(5‑2)与隔板固定盖(5‑1)通过通孔相适应;隔板固定盖(5‑1)上设置有椭圆形通孔(5‑1‑1),椭圆形通孔(5‑1‑1)与隔板推杆(5‑2)相适应;拉伸梯子(2)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装置承重平台(1)的两端,装置承重平台(1)与拉伸梯子(2)相连接,汽车升降机构(3)的个数有四个,均匀的分布在装置承重平台(1)上,装置承重平台(1)与汽车升降机构(3)相适应,人体活动滑车(4)位于装置承重平台(1)的中间,人体活动滑车(4)与装置承重平台(1)相连接,轮胎隔板(5)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装置承重平台(1)的上下两端,轮胎隔板(5)与装置承重平台(1)相适应。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