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拱架的拼装、(2)拱圈拱架预压、(3)拱圈模板铺设、(4)绑扎钢筋、(5)混凝土分段浇筑施工、(6)拱架卸载落架;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对处在深山峡谷的桥,受地形限制无法搭设满堂支架进行拱圈混凝土现浇施工,采用本发明的无支墩六四式军用梁拼装式拱架结合砂筒卸载落架等施工技术,具有投资少、工期短、操作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本着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且经济适用的原则,采用本工法简单灵活,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西;45 |
申请人: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吕中玉;李雪芬;魏华;旷凡昌;王振琦;李莘哲;季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529770.3 |
公开号: |
CN108660935A |
代理机构: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迎娣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I;E;E01;E01D;E01D21;E01D21/00 |
申请人地址: |
530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中华路17号 |
主权项: |
1.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拱架的拼装:a.临时支座砂筒的安装:在拱座脚部位置按照设计标高开挖拱架拱座基础,浇筑宽为70cm,厚为30cm的C25混凝土拱座地梁,支座基础浇筑与拱座基础连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加工好的砂筒布置在支座基础上,砂筒横向间距为63.5cm,砂筒与拱座间距为0.63cm,最后用槽钢将每榀拱架支座焊接成一个整体,以防止支座倾倒,砂筒与拱座背部缝隙,采用5mm厚钢板垫紧;b.辅助支撑架的搭设:辅助支撑架基础采用浇筑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处理,钢管纵横向间距为45cm,步距为1.2m,支架的搭设按照方案设计及规范搭设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c.拱架拼装:纵向每环分4个节段进行,按从拱座至拱顶对称进行,横桥向每环按照从外到里进行拼装,完成一环拱架合拢后,进行下一环拱架拼装,每完成两榀,及时安装横向联系辅助支撑架;d.设置缆风绳:完成拱架拼装合拢后,对称在拱腰及拱顶位置设置四根19.5mm缆风绳,并对拉拉紧,缆风绳一端固定在拱架顶部,另一侧固定在悬崖边埋设的缆风绳地锚;(2)拱圈拱架预压:拱圈拱架完成安装后,采用在支架上搭设水箱及钢筋堆载水箱进行抽水加载的方法进行预压,预压加载步骤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按拱圈底板、40cm高腹板混凝土浇筑重量的1.2倍进行预压总重量控制,第1节段部位采用钢筋堆载,其余节段部位平均为14个水箱从拱顶往两侧均匀布置,按拱圈第一环浇筑顺序,以及纵、横向对称均衡的原则进行加载;(3)拱圈模板铺设:1)设置模板体系:①底膜:在拱架上横向铺设10×10cm方木,方木间距为40cm,在方木上与拱架接触位置焊接挡块以防止其下滑,方木底下设置三角木,调节拱架底模线形及标高,在方木上铺设底模,底模采用15mm厚的黑色竹胶板;②外模:面板均采用15mm厚的黑色竹胶板,外侧用方木做成2m/节的框架,外模包在底模上,下缘根据拱圈内横向分布钢筋的位置布设拉杆,上缘用圆钢作拉杆;③内模:内模顶部设10cm×10cm方木横向背肋,间距为40cm,每道框架布置5个竖向方木,分别用三角木顶在底板和顶板方木上,用于支撑顶板模板;内侧模每侧设两道10cm×10cm方木纵向背肋,用于支撑内模面板,横向上下布置二道钢管,利用托撑顶在顺桥向lOcm×1Ocm的方木上,框架纵向间距90cm,用钢管纵向联接,中间部分不加斜撑;2)模板的铺设顺序:第一环混凝土浇筑时:拱圈底模→内外侧模→安装拉筋及分段隔板→设置横竖带木;第二环混凝土浇筑时:安装拉杆及横竖带木→顶板底模→侧模→安装拉杆及横竖带木;(4)绑扎钢筋:为使弧形钢管面形成一个可以承受拱圈浇筑重量并均匀传递上部荷载的模板面,在钢管面上绑扎钢筋,钢筋绑扎顺序按拱座至拱跨1/4段,先安箍筋后穿主筋的办法;拱跨1/4处至拱顶段先穿主筋后套箍筋,以利施工;主钢筋接头、箍筋及横隔板钢筋连接采用焊接;间隔槽钢筋和箍筋在浇筑前绑扎,钢筋在绑扎中和骨架成型后,做好支撑架避免变形;(5)混凝土分段浇筑施工:拱圈施工采用对称分环分段浇筑,整个拱圈根据支架的结构体系分为2个浇筑环;即第一环为底板、40cm高腹板,第二环为顶板、70cm高腹板;第一环按底板以及浇筑40cm高腹板进行,对称分5个节段浇筑,在节段1拱座端头以及节段2中部预留50cm合拢段,完成所有节段后,进行完成整个拱圈的腹板以及底板的合拢;第一环合拢后,开始浇筑第二环,第二环分3个节段,拱座第一节段与拱顶第二节段浇筑同时进行,然后浇筑第二环第三节段完成顶板合拢,浇筑过程中,施工缝必须与底板、腹板节段施工缝错开50cm;每完成一个节段浇筑后,立即进行覆盖薄膜后洒水进行养护7‑9天,在施工下个节段前,将混凝土接头部位清洗干净并进行凿毛处理;(6)拱架卸载落架:当拱圈铺设结束完全合拢,且混凝土强度达到95%以上时,对拱座处的卸架砂筒放沙,完成拱架与混凝土拱圈脱离,以进行拱架的拆除。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