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环保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环保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用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环保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可以解决垃圾不好处理,垃圾堆放在垃圾场,被风吹散继续污染环境,在收拾垃圾时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耗时等问题,壳体与碾碎装置固定连接,且碾碎装置位于壳体内部,碾碎装置位于传动装置上方,壳体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且壳体位于升降装置上方,升降装置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位于移动装置上方,压力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压力装置位于壳体内部,压力装置位于传动装置下方,箱子位于传动装置下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杨启荣
发明人: 杨启荣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785565.3
公开号: CN109051424A
分类号: B65F1/14(2006.01)I;B;B65;B65F;B65F1;B65F1/14
申请人地址: 224638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乡尚圩村尚圩组5号
主权项: 1.一种环保用垃圾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碾碎装置(1)、传动装置(2)、升降装置(3)、移动装置(4)、压力装置(5)、壳体(6)、箱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碎装置(1)包括控制杆一(1‑1)、控制杆固定板一(1‑2)、固定块一(1‑3)、皮带一(1‑4)、带轮一(1‑5)、碾子一(1‑6)、连接轴一(1‑7)、碾子二(1‑8)、连接轴二(1‑9)、碾碎箱(1‑10),控制杆一(1‑1)与控制杆固定板一(1‑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一(1‑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一(1‑2)前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一(1‑2)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一(1‑2)与固定块一(1‑3)铰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1‑2)位于固定块一(1‑3)前方,固定块一(1‑3)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一(1‑3)位于壳体(6)左方,控制杆固定板一(1‑2)与皮带一(1‑4)连接,皮带一(1‑4)与带轮一(1‑5)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一(1‑2)位于带轮一(1‑5)左方,带轮一(1‑5)与碾子一(1‑6)固定连接,且带轮一(1‑5)位于碾子一(1‑6)前方,带轮一(1‑5)与碾子一(1‑6)同心,碾子一(1‑6)内表面与连接轴一(1‑7)外表面连接,且连接轴一(1‑7)穿过碾子一(1‑6),连接轴一(1‑7)与碾碎箱(1‑10)铰接,且连接轴一(1‑7)位于碾碎箱(1‑10)内部,碾子二(1‑8)与碾子一(1‑6)接触,且碾子二(1‑8)位于碾子一(1‑6)右侧,碾子二(1‑8)内表面与连接轴二(1‑9)外表面连接,且连接轴二(1‑9)穿过碾子二(1‑8),连接轴二(1‑9)与碾碎箱(1‑10)铰接,且连接轴二(1‑9)位于碾碎箱(1‑10)内部,碾碎箱(1‑10)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碾碎箱(1‑10)位于壳体(6)内部;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控制杆二(2‑1)、控制杆固定板二(2‑2)、固定块二(2‑3)、皮带二(2‑4)、带轮二(2‑5)、带轮三(2‑6)、皮带三(2‑7)、带轮四(2‑8)、带轮固定杆一(2‑9)、带轮五(2‑10)、皮带四(2‑11)、带轮六(2‑12)、带轮固定杆二(2‑13)、带轮七(2‑14)、皮带五(2‑15)、带轮八(2‑16)、带轮固定杆三(2‑17)、带轮九(2‑18)、皮带六(2‑19)、带轮十(2‑20)、带轮固定杆四(2‑21)、带轮固定杆五(2‑22),控制杆二(2‑1)与控制杆固定板二(2‑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二(2‑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2‑2)前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二(2‑2)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二(2‑2)与固定块二(2‑3)铰接,固定块二(2‑3)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二(2‑3)位于壳体(6)左方,控制杆固定板二(2‑2)与皮带二(2‑4)连接,皮带二(2‑4)与带轮二(2‑5)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二(2‑2)位于带轮二(2‑5)左方,带轮二(2‑5)与带轮三(2‑6)固定连接,且带轮二(2‑5)位于带轮三(2‑6)后方,带轮二(2‑5)与带轮三(2‑6)同心,带轮三(2‑6)与皮带三(2‑7)连接,皮带三(2‑7)与带轮四(2‑8)连接,且带轮三(2‑6)位于带轮四(2‑8)下方,带轮四(2‑8)与带轮固定杆一(2‑9)铰接,且带轮四(2‑8)位于带轮固定杆一(2‑9)右方,带轮固定杆一(2‑9)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带轮固定杆一(2‑9)位于壳体(6)内部,带轮四(2‑8)与带轮五(2‑10)固定连接,且带轮四(2‑8)位于带轮五(2‑10)前方,带轮四(2‑8)与带轮五(2‑10)同心,带轮五(2‑10)与皮带四(2‑11)连接,皮带四(2‑11)与带轮六(2‑12)连接,且带轮五(2‑10)位于带轮六(2‑12)左方,带轮固定杆二(2‑13)与带轮六(2‑12)铰接,且带轮六(2‑12)位于带轮固定杆二(2‑13)下方,带轮固定杆二(2‑13)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带轮固定杆二(2‑13)位于壳体(6)内部,带轮二(2‑5)与带轮七(2‑14)固定连接,且带轮二(2‑5)位于带轮七(2‑14)前方,带轮二(2‑5)与带轮七(2‑14)同心,带轮七(2‑14)与皮带五(2‑15)连接,皮带五(2‑15)与带轮八(2‑16)连接,且带轮七(2‑14)位于带轮八(2‑16)上方,带轮八(2‑16)与带轮固定杆三(2‑17)铰接,且带轮八(2‑16)、位于带轮固定杆三(2‑17)右方,带轮固定杆三(2‑17)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带轮固定杆三(2‑17)位于壳体(6)内部,带轮九(2‑18)与带轮八(2‑16)固定连接,且带轮八(2‑16)位于带轮九(2‑18)前方,带轮九(2‑18)与带轮八(2‑16)同心,带轮九(2‑18)与皮带六(2‑19)连接,皮带六(2‑19)与带轮十(2‑20)连接,且带轮九(2‑18)位于带轮十(2‑20)左方,带轮十(2‑20)与带轮固定杆四(2‑21)铰接,且带轮十(2‑20)位于带轮固定杆四(2‑21)左方,带轮固定杆四(2‑21)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带轮固定杆四(2‑21)位于壳体(6)内部,带轮固定杆五(2‑22)与带轮二(2‑5)铰接,且带轮固定杆五(2‑22)位于带轮二(2‑5)左方,带轮固定杆五(2‑22)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带轮固定杆五(2‑22)位于壳体(6)内部;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液压装置(3‑1)、连杆装置(3‑2)、固定板一(3‑3)、固定板二(3‑4),液压装置(3‑1)与固定板一(3‑3)连接,且固定板一(3‑3)位于液压装置(3‑1)上方,液压装置(3‑1)与固定板二(3‑4)固定连接,且液压装置(3‑1)位于固定板二(3‑4)上方,连杆装置(3‑2)与固定板一(3‑3)固定连接,且连杆装置(3‑2)位于固定板一(3‑3)下方,连杆装置(3‑2)与固定板二(3‑4)固定连接,且连杆装置(3‑2)位于固定板二(3‑4)上方,固定板一(3‑3)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一(3‑3)位于壳体(6)下方;液压装置(3‑1)包括压杆(3‑1‑1)、固定绞架(3‑1‑2)、连杆(3‑1‑3)、压力块(3‑1‑4)、小液压缸缸体(3‑1‑5)、单向阀(3‑1‑6)、油箱(3‑1‑7)、底座(3‑1‑8)、油管(3‑1‑9)、截止阀(3‑1‑10)、大液压缸缸体(3‑1‑11)、顶力块(3‑1‑12),压杆(3‑1‑1)与固定绞架(3‑1‑2)铰接,且压杆(3‑1‑1)位于固定绞架(3‑1‑2)右方,连杆(3‑1‑3)与压杆(3‑1‑1)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杆(3‑1‑1)下方,连杆(3‑1‑3)与压力块(3‑1‑4)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力块(3‑1‑4)上方,连接点位于压力块(3‑1‑4)中间位置,压力块(3‑1‑4)与小液压缸缸体(3‑1‑5)接触,且压力块(3‑1‑4)位于小液压缸缸体(3‑1‑5)内部,小液压缸缸体(3‑1‑5)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小液压缸缸体(3‑1‑5)位于油箱(3‑1‑7)上方,油箱(3‑1‑7)与底座(3‑1‑8)固定连接,且油箱(3‑1‑7)位于底座(3‑1‑8)上方,单向阀(3‑1‑6)与油管(3‑1‑9)连接,且单向阀(3‑1‑6)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截止阀(3‑1‑10)连接,且截止阀(3‑1‑10)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小液压缸缸体(3‑1‑5)连接,油管(3‑1‑9)另一端与大液压缸缸体(3‑1‑11)连接,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大液压缸缸体(3‑1‑11)位于油箱(3‑1‑7)上方,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顶力块(3‑1‑12)接触,且顶力块(3‑1‑12)位于大液压缸缸体(3‑1‑11)、内部,顶力块(3‑1‑12)与固定板一(3‑3)固定连接,且顶力块(3‑1‑12)位于固定板一(3‑3)下方,底座(3‑1‑8)与固定板二(3‑4)固定连接,且底座(3‑1‑8)位于固定板二(3‑4)上方;所述连杆装置(3‑2)包括控制杆三(3‑2‑1)、控制杆固定板三(3‑2‑2)、双向螺纹螺杆(3‑2‑3)、推板一(3‑2‑4)、推板二(3‑2‑5)、固定套筒(3‑2‑6)、连杆机构(3‑2‑7)、连接片一(3‑2‑8)、连接片二(3‑2‑9),控制杆三(3‑2‑1)与控制杆固定板三(3‑2‑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三(3‑2‑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三(3‑2‑2)左方,控制杆固定板三(3‑2‑2)与双向螺纹螺杆(3‑2‑3)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三(3‑2‑2)位于双向螺纹螺杆(3‑2‑3)左方,双向螺纹螺杆(3‑2‑3)与推板一(3‑2‑4)螺纹连接,且推板一(3‑2‑4)位于双向螺纹螺杆(3‑2‑3)左端,双向螺纹螺杆(3‑2‑3)与推板二(3‑2‑5)螺纹连接,且推板二(3‑2‑5)位于双向螺纹螺杆(3‑2‑3)右端,推板一(3‑2‑4)、推板二(3‑2‑5)与固定套筒(3‑2‑6)内表面接触,推板一(3‑2‑4)与连杆机构(3‑2‑7)左端接触,推板二(3‑2‑5)与连杆机构(3‑2‑7)右端接触,连接片一(3‑2‑8)连接于连杆机构(3‑2‑7)上方,连接片二(3‑2‑9)连接于连杆机构(3‑2‑7)下方方,连接片一(3‑2‑8)与固定板一(3‑3)固定连接,且连接片一(3‑2‑8)位于固定板一(3‑3)下方,连接片二(3‑2‑9)与固定板二(3‑4)固定连接,且连接片二(3‑2‑9)位于固定板二(3‑4)上方;单向阀(3‑1‑6)包括阀体(3‑1‑6‑1)、滚珠(3‑1‑6‑2)、弹簧(3‑1‑6‑3),阀体(3‑1‑6‑1)与滚珠(3‑1‑6‑2)接触,且滚珠(3‑1‑6‑2)位于阀体(3‑1‑6‑1)内部,接触面为阀体(3‑1‑6‑1)上面,滚珠(3‑1‑6‑2)与弹簧(3‑1‑6‑3)接触,且滚珠(3‑1‑6‑2)位于弹簧(3‑1‑6‑3)上方,弹簧(3‑1‑6‑3)与阀体(3‑1‑6‑1)固定连接,且弹簧(3‑1‑6‑3)位于阀体(3‑1‑6‑1)内部,连接面为阀体(3‑1‑6‑1)底面;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轮子固定板(4‑1)、轮子固定杆(4‑2)、轮子(4‑3),轮子固定板(4‑1)与固定板二(3‑4)固定连接,且轮子固定板(4‑1)位于固定板二(3‑4)下方,轮子固定板(4‑1)与轮子固定杆(4‑2)固定连接,且轮子固定板(4‑1)位于轮子固定杆(4‑2)上方,轮子固定杆(4‑2)与轮子(4‑3)铰接,且轮子固定杆(4‑2)位于轮子(4‑3)上方,连接点位于轮子(4‑3)中心位置;所述压力装置(5)包括控制杆四(5‑1)、控制杆固定板四(5‑2)、皮带七(5‑3)、带轮十一(5‑4)、螺杆(5‑5)、重力块(5‑6)、固定板三(5‑7)、压力箱(5‑8)、压力箱底(5‑9)、拉杆(5‑10),控制杆四(5‑1)与控制杆固定板四(5‑2)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四(5‑1)位于控制杆固定板四(5‑2)上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四(5‑2)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四(5‑2)与皮带七(5‑3)连接,皮带七(5‑3)与带轮十一(5‑4)连接,且带轮十一(5‑4)位于控制杆固定板四(5‑2)左方,带轮十一(5‑4)与螺杆(5‑5)螺纹连接,螺杆(5‑5)与重力块(5‑6)固定连接,且螺杆(5‑5)位于重力块(5‑6)上方,重力块(5‑6)与固定板三(5‑7)接触,且重力块(5‑6)位于固定板三(5‑7)左方,固定板三(5‑7)与压力箱(5‑8)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三(5‑7)位于压力箱(5‑8)上方,压力箱(5‑8)与压力箱底(5‑9)连接,且压力箱(5‑8)位于压力箱底(5‑9)上方,压力箱底(5‑9)与拉杆(5‑10)固定连接,且压力箱底(5‑9)位于拉杆(5‑10)左方;壳体(6)与碾碎装置(1)固定连接,且碾碎装置(1)位于壳体(6)内部,碾碎装置(1)位于传动装置(2)上方,壳体(6)与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且壳体(6)位于升降装置(3)上方,升降装置(3)与移动装置(4)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3)位于移动装置(4)上方,压力装置(5)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压力装置(5)位于壳体(6)内部,压力装置(5)位于传动装置(2)下方,箱子(7)位于传动装置(2)下方。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