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南友路膨胀土堑坡稳定性分析与处治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南友路膨胀土堑坡稳定性分析与处治技术研究
关键词: 膨胀土;路堑边坡;边坡稳定性;高速公路;柔性支护
摘要: 建设中的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穿越宁明县城边缘时遇到成片连续分布14公里长的宁明膨胀土,区域内所有开挖边坡均有失稳迹象。随着时间推移和工程进展,绝大部分堑坡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滑坍破坏,有的甚至严重影响路基施工的正常进行。如何采取有效工程处治措施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成了南友路建设最大且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正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南友路膨胀土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 首先,对南友路膨胀土分布区沿线的滑坍堑坡进行了普遍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并着重对其中23个滑坍边坡的破坏原因逐个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室内土性试验,分析并总结出南友路膨胀土的土性特征、路堑边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获得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为建立符合实际的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有效工程处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针对已有的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南友路膨胀土边坡滑坍实际的现状,在滑坡勘察的基础上思考并提出考虑裂隙、裂隙水、软弱结构面的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对南友路膨胀土路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说明该种分析方法能反映膨胀土堑坡坍滑实际。同时,为建立新开挖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方法,及时开展边坡防治,同样在滑坡勘察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将影响南友路膨胀土堑坡破坏的5个主要因素,即:含水量、降雨、裂隙率、地质构造面倾角、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作为灰色聚类指标,利用灰色聚类预测理论开展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与实际有较好的吻合性,且易于操作,可作为膨胀土边坡滑坡预测的一种简易有效方法,供工程参考。 在总结国内外已有膨胀土路堑边坡处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南友路膨胀土路段的实际,首次采用柔性支护方法,实施了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处治路堑边坡的新技术,并获得良好的处治效果,可望解决膨胀土路堑边坡“有堑必坍”的技术难题。文中还对该技术的加固原理及主要设计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最后,通过南友路实体工程的修筑,总结提出了膨胀土路堑边坡树根桩和柔性支护的施工工艺。
作者: 郑鹏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杨和平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