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惰性气体耦合爆炸波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惰性气体耦合爆炸波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机、第一智能配气系统、第二智能配气系统、第三智能配气系统、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三真空泵、循环泵、第一惰性气瓶、第二瓦斯气瓶、第一瓦斯气瓶、一组支撑柱和一组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柱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电子真空表、电子点火系统、火焰高速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系统和压力高速数据采集器,第一配器管道、第二配器管道、第一传播管道和第二传播管道下端均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配气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配气管道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半圆形密封垫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刘伟;穆朝民;郝雪彤;谢飞杨;周辉;黄海健;王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864039.6 |
公开号: |
CN109060882A |
分类号: |
G01N25/54(2006.01)I;G;G01;G01N;G01N25;G01N25/54 |
申请人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
主权项: |
1.一种惰性气体耦合爆炸波抑制瓦斯爆炸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1)、第一智能配气系统(21)、第二智能配气系统(26)、第三智能配气系统(39)、第一真空泵(18)、第二真空泵(35)、第三真空泵(51)、循环泵(15)、第一惰性气瓶(20)、第二瓦斯气瓶(28)、第一瓦斯气瓶(38)、一组支撑柱(8)和一组支撑架(34),每个所述支撑柱(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端设置有电子真空表(3)、电子点火系统(4)、火焰高速数据采集器(5)、数据处理系统(6)和压力高速数据采集器(9),第一配器管道(37)、第二配器管道(14)、第一传播管道(31)和第二传播管道(25)下端均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34)上,所述第一配气管道(37)一端与所述第二配气管道(14)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半圆形密封垫片(54),并且两管道之间通过一组第一螺栓(36)和与之对应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气管道(14)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传播管道(3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半圆形PVC耐压膜片(55)和两个所述半圆形密封垫片(54),并且两管道之间通过一组所述第一螺栓(36)和与之对应的螺母固定连接,且所述半圆形PVC耐压膜片(55)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圆形密封垫片(54)之间,所述第一传播管道(31)的另一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管道(25)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半圆形密封垫片(54),并且两管道之间通过一组所述第一螺栓(3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配气管道(37)两侧分别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12)和第二阀门(40),所述第一配器管道(37)下端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42)和第四阀门(45),所述第三阀门(42)下端螺纹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管(44),所述T形连接管(44)的一端螺纹固定连接有真空传感器(43),所述第一配气管道(37)一端螺纹固定连接有电极点火器(41),所述第二配气管道(14)下端固定连接有泄压阀(46)和第五阀门(47),所述第二配气管道(14)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分别固定有第一火焰传感器(33)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2),所述第一传播管道(31)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分别固定有第二火焰传感器(1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所述第二传播管道(25)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分别固定有第三火焰传感器(30)、第三压力传感器(29)、第四火焰传感器(2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24),所述第二传播管道(25)两侧通过第二螺栓(53)和对应的螺母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配气腔体(22)和第二配气腔体(27),且所述第二传播管道(25)与所述第一配气腔体(22)和所述第二配气腔体(27)之间均设置有圆形PVC耐压膜片(57)和两个圆形密封垫片(56),所述第一配气腔体(22)上端和所述第二配气腔体(27)上端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有压力表(58)和真空表(59),所述第一配气腔体(22)一侧和下侧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六阀门(48)和第七阀门(49),所述第二配气腔体(27)一侧和下侧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九阀门(52)和第八阀门(50),所述电子真空表(3)与所述真空传感器(43)通过数据传输线(2)连接,所述T形连接管(44)下端与所述第二真空泵(35)通过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电极点火器(41)与所述电子点火系统(4)通过数据传输线(2)连接,所述第二阀门(40)与所述第三智能配气系统(39)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三智能配气系统(39)与所述第一瓦斯气瓶(38)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一阀门(12)与所述鼓风机(11)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四阀门(45)与所述循环泵(15)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循环泵(15)与所述第五阀门(47)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一火焰传感器(33)、所述第二火焰传感器(16)、所述第三火焰传感器(30)和所述第四火焰传感器(23)均通过对应的火焰高速数据专用传输线(13)与所述火焰高速数据采集器(5)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29)与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24)均通过对应的压力高速数据专用传输线(10)连接,所述第七阀门(49)与所述第一真空泵(18)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六阀门(48)与所述第一智能配气系统(21)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一智能配气系统(21)与所述第一惰性气瓶(20)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八阀门(50)与所述第三真空泵(51)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九阀门(52)与所述第二智能配气系统(26)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第二智能配气系统(26)与所述第二瓦斯气瓶(28)通过所述输气管道(19)联通,所述火焰高速数据采集器(5)和所述压力高速数据采集器(9)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2)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6)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