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环保自动垃圾箱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设施,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环保自动垃圾箱,装置可以收集自然降雨获得冲洗垃圾箱的水源;装置可以在垃圾箱开盖或者合上盖子时阻断箱内垃圾所产生的异味,使异味不会散发;装置可以使垃圾箱上升一定高度,且可以转动一定角度,不需人为搬动便可将垃圾倾倒至垃圾车中;装置可以将废旧电池单独放置,一遍分类处理;该装置可以使用红外传感器,在感应到有人前来扔垃圾或者倾倒垃圾箱内垃圾时可以自动将盖子打开,且垃圾箱四周无死角;装置可以使用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使垃圾箱利用清洁能源进行清洗、提升、转动等动作。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杨启荣 |
发明人: |
杨启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750437.5 |
公开号: |
CN109081011A |
分类号: |
B65F1/14(2006.01)I;B65F1/16(2006.01)I;B;B65;B65F;B65F1;B65F1/14;B65F1/16 |
申请人地址: |
224638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乡尚圩村尚圩组5号 |
主权项: |
1.一种环保自动垃圾桶,包括集水机构(1)、泵水机构(2)、送水机构(3)、升降机构(4)、除味机构(5)、上盖机构(6)、红外机构(7)、集能机构(8)、翻转机构(9)、排水机构(10)、废电池回收机构(11),其特征在于:集水机构(1)包括雨水收集器(1‑1)、雨水过滤网(1‑2)、水箱(1‑3)、水箱通孔(1‑4)、底座(1‑5),其中雨水收集器(1‑1)与雨水过滤网(1‑2)为间隙配合,且雨水收集器(1‑1)与水箱(1‑3)为间隙连接,水箱(1‑3)侧壁开有小孔水箱通孔(1‑4),水箱(1‑3)与底座(1‑5)为焊接连接;泵水机构(2)包括水泵外壳(2‑1)、水泵通孔(2‑2)、齿轮泵齿轮Ⅰ(2‑3)、齿轮Ⅰ连接轴(2‑4)、水管(2‑5)、紧固器(2‑6)、齿轮泵齿轮Ⅱ(2‑7)、齿轮Ⅱ连接轴(2‑8)、齿轮泵电机(2‑9)、齿轮泵电机箱(2‑10),其中水泵外壳(2‑1)侧壁开有小孔水泵通孔(2‑2),且水泵外壳(2‑1)焊接于底座(1‑5)上,齿轮泵齿轮1(2‑3)与齿轮1连接轴(2‑4)为键连接,齿轮泵齿轮Ⅱ(2‑7)与齿轮Ⅱ连接轴(2‑8)为键连接,齿轮泵电机箱(2‑10)内有齿轮泵电机(2‑9),且齿轮泵电机箱(2‑10)与底座(1‑5)为焊接连接,水泵通孔(2‑2)与水箱通孔(1‑4)经由水管(2‑5)连接,且水泵通孔(2‑2)与水箱通孔(1‑4)跟水管(2‑5)连接处有紧固器(2‑6);送水机构(3)包括卷筒手柄(3‑1)、手柄螺钉(3‑2)、弯管(3‑3)、卷筒(3‑4)、卷筒螺钉(3‑5)、垃圾箱支持架(3‑6),其中卷筒(3‑4)与卷筒手柄(3‑1)经由手柄螺钉(3‑2)连接且为螺栓连接,卷筒(3‑4)与垃圾箱支持架(3‑6)经由卷筒螺钉(3‑5)连接且为螺栓连接,卷筒(3‑4)上盘有弯管(3‑3);升降机构(4)包括活塞Ⅰ(4‑1)、活塞Ⅰ滑槽(4‑2)、活塞连杆(4‑3)、液压缸(4‑4)、活塞Ⅱ(4‑5)、液压马达箱体(4‑6)、液压马达(4‑7)、液压马达配件(4‑8),其中活塞Ⅰ(4‑1)与活塞连杆(4‑3)为焊接连接,且活塞Ⅰ(4‑1)放置于活塞Ⅰ滑槽(4‑2)中,活塞连杆(4‑3)与活塞Ⅱ(4‑5)为焊接连接,液压缸(4‑4)内置活塞Ⅱ(4‑5),液压马达箱体(4‑6)内置液压马达(4‑7),且液压马达箱体(4‑6)焊接在底座(1‑5)上,液压马达(4‑7)与液压马达配件(4‑8)为螺栓连接;除味机构(5)包括水管进水口(5‑1)、垃圾桶上盖配件(5‑2)、除味装置(5‑3),其中垃圾桶上盖配件(5‑2)上有小孔垃圾桶上盖配件(5‑2),且垃圾桶上盖配件(5‑2)装有除味装置(5‑3),二者为粘接连接;上盖机构(6)包括上盖铰链(6‑1)、上盖密封圈(6‑2)、垃圾箱上盖(6‑3)、侧边红外传感器(6‑4)、垃圾箱上盖滑槽(6‑5)、滚轮(6‑6)、上盖支杆(6‑7)、挡块(6‑8)、紧固螺钉(6‑9)、滑块(6‑10)、丝杠(6‑11)、丝杠电机(6‑12),其中垃圾箱上盖(6‑3)内有上盖密封圈(6‑2)、上盖铰链(6‑1)、侧边红外传感器(6‑4),且垃圾箱上盖(6‑3)内设有垃圾箱上盖滑槽(6‑5),垃圾箱上盖滑槽(6‑5)内装有滚轮(6‑6),且滚轮(6‑6)与上盖支杆(6‑7)为铰链连接,上盖支杆(6‑7)上有滑块(6‑10),二者通过紧固螺钉(6‑9)连接,且为螺栓连接,丝杠(6‑11)与滑块(6‑10)为螺栓连接,且丝杠(6‑11)末端焊接有挡块(6‑8),丝杠电机(6‑12)与丝杠(6‑11)为螺栓连接;红外线机构(7)包括垃圾箱正向红外传感器(7‑1),其中垃圾箱正向红外传感器(7‑1)置于垃圾箱上盖(6‑3)内,且二者为螺纹连接;集能机构(8)包括电池板紧固螺钉(8‑1)、太阳能电池板(8‑2)、电池板连杆(8‑3)、角度转换器滚珠(8‑4)、集能机构支柱(8‑5)、角度转换器(8‑6)、角度转换器固定螺栓(8‑7),其中太阳能电池板(8‑2)通过电池板紧固螺钉(8‑1)与电池板连杆(8‑3)为螺栓连接,角度转换器(8‑6)内有多个角度转换器滚珠(8‑4),且角度转换器(8‑6)与角度转换器滚珠(8‑4)为过盈配合,角度转换器(8‑6)通过角度转换器固定螺栓(8‑7)与集能机构支柱(8‑5)为螺栓连接;翻转机构(9)包括翻转齿轮(9‑1)、垃圾箱连杆(9‑2)、垃圾箱连杆套筒(9‑3)、角度电机箱螺栓(9‑4)、角度电机机箱(9‑5)、角度电机(9‑6)、角度电机输出轴(9‑7)、角度电机输出轴套筒(9‑8),其中角度电机机箱(9‑5)通过角度电机箱螺栓(9‑4)与垃圾箱支持架(3‑6)为螺栓连接,角度电机机箱(9‑5)内置角度电机(9‑6),且角度电机输出轴(9‑7)与翻转齿轮(9‑1)为键连接,垃圾箱箱体(10‑1)与垃圾箱连杆(9‑2)为焊接连接,且垃圾箱连杆(9‑2)上有垃圾箱连杆套筒(9‑3),二者为过渡配合,角度电机输出轴(9‑7)上装有角度电机输出轴套筒(9‑8),二者为过渡配合;排水机构(10)包括垃圾箱箱体(10‑1)、箱底密封圈Ⅰ(10‑2)、筛网(10‑3)、箱底密封圈Ⅱ(10‑4)、泄水槽(10‑5),其中垃圾箱箱体(10‑1)底部有小孔,且小孔与筛网(10‑3)为间隙配合,筛网(10‑3)上下端有箱底密封圈Ⅰ(10‑2)、箱底密封圈Ⅱ(10‑4),且筛网(10‑3)与箱底密封圈Ⅰ(10‑2)为间隙配合,筛网(10‑3)与箱底密封圈2(10‑4)为间隙配合,底座(1‑5)上切割有泄水槽(10‑5);废旧电池回收机构(11)包括电池收集箱(11‑1)、电池投放口(11‑2)、环保海报宣传栏(11‑3),其中电池收集箱(11‑1)与底座(1‑5)为焊接连接,电池收集箱(11‑1)上切割有电池投放口(11‑2),且电池收集箱(11‑1)上设置有环保海报宣传栏(11‑3),二者为焊接连接。集水机构(1)焊接于底座(1‑5)上,泵水机构(2)与底座(1‑5)为螺栓连接,送水机构(3)与垃圾箱支持架(3‑6)为螺栓连接,升降机构(4)与垃圾箱支持架(3‑6)为焊接连接,除味机构(5)与上盖机构(6)为焊接连接,红外机构(7)与上盖机构(6)为螺纹连接,集能机构(8)与底座(1‑5)为焊接连接,翻转机构(9)与垃圾箱支持架(3‑6)为螺栓连接,排水机构(10)与垃圾箱箱体(10‑1)为螺栓连接,废电池回收机构(11)与底座(1‑5)为焊接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