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用于砂土堤基截渗的两墙夹塑膜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砂土堤基截渗的两墙夹塑膜施工方法,是对至少包括防渗槽(1)、塑膜(2)、回填粘土(3)、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和两侧搭接搅拌桩截渗墙(6)构建的砂土堤基截渗帷幕进行封闭处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垂直铺塑开槽线:第二步,进行垂直铺塑施工:第三步,进行搅拌桩施工:第四步,将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与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封闭搭接。本发明能够解决垂直铺塑截渗帷幕和深层搅拌桩截渗帷幕的搭接处理的难题,以利于形成更为经济适用的组合截渗帷幕。本发明的应用效益显著,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河海大学 |
发明人: |
孙树林;吴正松;姜华;孙建东;张德恒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586023.3 |
公开号: |
CN108755594A |
代理机构: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吴树山 |
分类号: |
E02B3/16(2006.01)I;E02D19/18(2006.01)I;E;E02;E02B;E02D;E02B3;E02D19;E02B3/16;E02D19/18 |
申请人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用于砂土堤基截渗的两墙夹塑膜施工方法,是对至少包括防渗槽(1)、塑膜(2)、回填粘土(3)、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和两侧搭接搅拌桩截渗墙(6)构建的砂土堤基截渗帷幕进行封闭处理,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垂直铺塑开槽线:精准确定并记录防渗槽(1)的开槽起始点和防渗槽槽孔背水侧的位置线,为搅拌桩机找准塑膜(2)位置进行施工定位;第二步,进行垂直铺塑施工:将塑膜(2)铺贴于背水侧的槽壁,自开挖防渗槽(1)的起始点计,在其10~15米长度范围内向防渗槽(1)中添加回填粘土(3),使回填粘土(3)在塑膜(2)迎水侧槽孔内固结;第三步,进行搅拌桩施工:在第二步所述的垂直铺塑施工完成14天后,沿垂直铺塑截渗帷幕两侧分别设置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和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两排搅拌桩;所述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与塑膜(2)之间设有因防止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接触塑膜(2)而破坏塑膜(2)的安全距离;所述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与塑膜(2)之间设有因防止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接触塑膜(2)而破坏塑膜(2)的安全距离;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与回填粘土(3)之间形成能够使垂直铺塑截渗帷幕与深层搅拌桩截渗帷幕无缝对接的搭接宽度;第四步,将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与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封闭搭接:沿垂直铺塑截渗帷幕前端将第三步所述的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和背水侧搅拌桩截渗墙(5)交回并形成封闭对接,然后两侧搭接搅拌桩截渗墙(6)在垂直铺塑与迎水侧搅拌桩单元墙(4)的交汇点完成对砂土堤基防渗帷幕的封闭处理。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