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任务分析的地铁行车调度工作负荷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任务分析的地铁行车调度工作负荷研究
关键词: 任务分析;地铁运营;行车调度;工作负荷;量化评估模型;评价模型;容量;影响因素;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特点;流量管理;负荷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定量评估;操作单元;作业;信息加工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可行性
摘要: 地铁行车调度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指挥中枢,也是制约区域容量的关键因素,行车调度工作负荷的合理评估对于保证轨道交通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地铁行车调度工作负荷和区域容量评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在于针对轨道交通运行环境,构建一个基于行车调度任务的工作负荷定量评估模型,随时掌握行车调度的工作负荷状态;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科学评估区域容量,合理控制交通流量,为地铁运营公司人力资源配备和车流量管理提供依据,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针对行车调度的作业特点,对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进行合理的界定,并对行车调度工作负荷影响因素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比较现行工作负荷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评价行车调度工作负荷的策略;
   其次,应用层次任务分析法对行车调度任务进行系统分析,编制了操作单元编码辞典,构建了能有效描述调度认知过程的行车调度信息加工模型;提取了调度作业任务单元,生成了任务执行序列,建立了任务单元与操作单元的有机联系;
   再次,在详细的任务分析基础上,结合作业的时间紧迫感,提出了适用于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评估的方法,建立了行车调度工作负荷量化评估模型。采用基于时间研究的方法,以上海地铁1号线为背景进行了定量评估,同时应用主观评价法和生理测量法对建立的负荷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最后,根据地铁的运营特点,从保障行车安全的角度引入了区域容量的概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区域容量,开发了行车调度工作负荷评估系统,实现了工作负荷分析和预测的自动化。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行车调度工作负荷影响因素评价模型能有效地提取工作负荷主要影响因素,与调度的主观感受相吻合,符合地铁的运营特点;负荷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任意时段行车调度工作负荷数值,真实有效地反映出行车调度工作状态的变化,说明基于任务分析评估行车调度工作负荷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基于工作负荷极限值确定区域容量的方法是适宜的,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的区域容量值对地铁车流量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能有效降低列车安全运行风险。
作者: 张嬿
专业: 安全技术及工程
导师: 鄂明成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0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