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清洁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钢轨清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支架,所述清洁支架上安装有与第一支架连接的连接座,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清洁杆连接,清洁支架左端的延伸臂底端安装有第一轨面清洁机构,第一轨面清洁机构的第一水平延伸臂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第一轨面清洁机构的第二水平延伸臂的右端安装有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清洁支架右端的延伸臂底端安装有第二轨面清洁机构,第二轨面清洁机构的第一水平延伸臂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第二轨面清洁机构的第二水平延伸臂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轨清洁装置,清洁效果不佳与清洁效率低下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李荣旭 |
发明人: |
李荣旭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667390.6 |
公开号: |
CN108797505A |
分类号: |
E01H8/10(2006.01)I;E;E01;E01H;E01H8;E01H8/10 |
申请人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闫村镇炒米店村5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轨道交通用钢轨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支架(1)的顶侧表面中心安装有截面呈圆形形状设置的连接座(101),连接座(101)的底侧表面和顶侧表面中心分别与清洁支架(1)的顶侧表面中心和第一支架(2)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截面呈圆形形状设置的第一支架(2)的顶端面与其中心轴和第一支架(2)的中心轴呈30度夹角设置且截面呈圆形形状设置的第二支架(3)的底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顶端的圆弧形凹面面与其两端面上分别带有相互对称的第一杆把手(401)和第二杆把手(402)的清洁杆(4)底侧的轴向中心的圆弧形凸面固定连接;清洁支架(1)左端的延伸臂底端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水平延伸臂、第一倾斜延伸臂、扇形板、第二倾斜延伸臂和第二水平延伸臂组成的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扇形板外侧的圆弧形凸面中心与清洁支架(1)左端的延伸臂底端的圆弧形凹面固定连接;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内侧面的轴向前端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延伸臂、扇形板和第二倾斜延伸臂组成的第一轨面清洁海绵(505),第一轨面清洁海绵(505)的外侧面与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内侧面的轴向前端固定连接,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凹面的轴向后端均布有呈圆锥体形状设置的第一轨面除锈齿(506),第一轨面除锈齿(506)的锥底面与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凹面的轴向后端固定连接;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第一水平延伸臂的左端安装有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带有第一前限位板(501)和第一后限位板(502)的第一左连接轴(508),第一左连接轴(508)右侧壁中心的圆弧形凸面与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第一水平延伸臂左端的圆弧形凹面固定连接,第一左连接轴(508)外侧壁上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安装有前后两侧面中心带有圆形开孔且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一前轴套(601)和第一后轴套(602),第一前轴套(601)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和第一后轴套(602)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分别与第一左连接轴(508)外侧壁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转动连接,相互对称的第一前轴套(601)和第一后轴套(602)的底端面中心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扇形板、第一倾斜延伸臂和第二倾斜延伸臂组成的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的扇形板的顶端面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与第一前轴套(601)的底端面中心和第一后轴套(602)的底端面中心固定连接;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安装有由呈扇形形状设置的第一左轨槽清洁海绵(603),第一左轨槽清洁海绵(603)外侧的圆弧形凹面与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均布有由塑料材质制成且呈束状设置的第一左轨槽清扫刷(605),第一左轨槽清扫刷(605)的左端面与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固定连接,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均布有呈圆锥体形状设置的第一左轨槽除锈齿(604),第一左轨槽除锈齿(604)的锥底面与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固定连接;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第二水平延伸臂的右端安装有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带有第二前限位板(503)和第二后限位板(504)的第一右连接轴(509),第一右连接轴(509)左侧壁中心的圆弧形凸面与第一轨面清洁机构(5)的第二水平延伸臂右端的圆弧形凹面固定连接,第一右连接轴(509)外侧壁上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安装有前后两侧面中心带有圆形开孔且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二前轴套(701)和第二后轴套(702),第二前轴套(701)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和第二后轴套(702)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分别与第一右连接轴(509)外侧壁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转动连接,相互对称的第二前轴套(701)和第二后轴套(702)的底端面中心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扇形板、第一倾斜延伸臂和第二倾斜延伸臂组成的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的扇形板的顶端面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与第二前轴套(701)的底端面中心和第二后轴套(702)的底端面中心固定连接;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安装有由呈扇形形状设置的第一右轨槽清洁海绵(703),第一右轨槽清洁海绵(703)外侧的圆弧形凹面与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固定连接,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均布有由塑料材质制成且呈束状设置的第一右轨槽清扫刷(705),第一右轨槽清扫刷(705)的右端面与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固定连接,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均布有呈圆锥体形状设置的第一右轨槽除锈齿(704),第一右轨槽除锈齿(704)的锥底面与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固定连接;清洁支架(1)右端的延伸臂底端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水平延伸臂、第一倾斜延伸臂、扇形板、第二倾斜延伸臂和第二水平延伸臂组成的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扇形板外侧的圆弧形凸面中心与清洁支架(1)右端的延伸臂底端的圆弧形凹面固定连接;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内侧面的轴向前端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倾斜延伸臂、扇形板和第二倾斜延伸臂组成的第二轨面清洁海绵(805),第二轨面清洁海绵(805)的外侧面与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内侧面的轴向前端固定连接,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凹面的轴向后端均布有呈圆锥体形状设置的第二轨面除锈齿(806),第二轨面除锈齿(806)的锥底面与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凹面的轴向后端固定连接;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第一水平延伸臂的左端安装有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带有第三前限位板(801)和第三后限位板(802)的第二左连接轴(808),第二左连接轴(808)右侧壁中心的圆弧形凸面与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第一水平延伸臂左端的圆弧形凹面固定连接,第二左连接轴(808)外侧壁上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安装有前后两侧面中心带有圆形开孔且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三前轴套(901)和第三后轴套(902),第三前轴套(901)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和第三后轴套(902)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分别与第二左连接轴(808)外侧壁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转动连接,相互对称的第三前轴套(901)和第三后轴套(902)的底端面中心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扇形板、第一倾斜延伸臂和第二倾斜延伸臂组成的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的扇形板的顶端面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与第三前轴套(901)的底端面中心和第三后轴套(902)的底端面中心固定连接;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安装有由呈扇形形状设置的第二左轨槽清洁海绵(903),第二左轨槽清洁海绵(903)外侧的圆弧形凹面与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固定连接,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均布有由塑料材质制成且呈束状设置的第二左轨槽清扫刷(905),第二左轨槽清扫刷(905)的左端面与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固定连接,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均布有呈圆锥体形状设置的第二左轨槽除锈齿(904),第二左轨槽除锈齿(904)的锥底面与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固定连接;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第二水平延伸臂的右端安装有剖面呈圆形形状设置且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带有第四前限位板(803)和第四后限位板(804)的第二右连接轴(909),第二右连接轴(909)左侧壁中心的圆弧形凸面与第二轨面清洁机构(8)的第二水平延伸臂右端的圆弧形凹面固定连接,第二右连接轴(909)外侧壁上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安装有前后两侧面中心带有圆形开孔且剖面呈矩形形状设置的第四前轴套(1001)和第四后轴套(1002),第四前轴套(1001)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和第四后轴套(1002)圆形开孔的内侧壁分别与第二右连接轴(909)外侧壁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转动连接,相互对称的第四前轴套(1001)和第四后轴套(1002)的底端面中心安装有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扇形板、第一倾斜延伸臂和第二倾斜延伸臂组成的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的扇形板的顶端面的前端的正后方和后端的正前方分别与第四前轴套(1001)的底端面中心和第四后轴套(1002)的底端面中心固定连接;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安装有由呈扇形形状设置的第二右轨槽清洁海绵(1003),第二右轨槽清洁海绵(1003)外侧的圆弧形凹面与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前端固定连接,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均布有由塑料材质制成且呈束状设置的第二右轨槽清扫刷(1005),第二右轨槽清扫刷(1005)的右端面与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的扇形板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中心固定连接,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均布有呈圆锥体形状设置的第二右轨槽除锈齿(1004),第二右轨槽除锈齿(1004)的锥底面与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内侧的圆弧形凸面的轴向后端固定连接;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外侧的圆弧形凹面和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外侧的圆弧形凹面的前端安装有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的第一前紧固夹(11),第一前紧固夹(11)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剖面呈扇形形状设置的连接部和第二夹紧部组成,该连接部内侧的圆弧形凹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部顶端的圆弧形凸面和第二夹紧部顶端的圆弧形凸面固定连接,第一前紧固夹(11)的第一夹紧部内侧底端的圆弧形凸面和第二夹紧部内侧底端的圆弧形凸面分别与第一左轨槽清洁机构(6)外侧的圆弧形凹面和第一右轨槽清洁机构(7)外侧的圆弧形凹面的前端摩擦连接;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外侧的圆弧形凹面和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外侧的圆弧形凹面的前端安装有由弹性形变材料制成的第二前紧固夹(12),第二前紧固夹(12)由一体成型且依次相互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剖面呈扇形形状设置的连接部和第二夹紧部组成,该连接部内侧的圆弧形凹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部顶端的圆弧形凸面和第二夹紧部顶端的圆弧形凸面固定连接,第二前紧固夹(12)的第一夹紧部内侧底端的圆弧形凸面和第二夹紧部内侧底端的圆弧形凸面分别与第二左轨槽清洁机构(9)外侧的圆弧形凹面和第二右轨槽清洁机构(10)外侧的圆弧形凹面的前端摩擦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