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布置测温线,配合测温仪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b、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配置混凝土;c、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不超过380kg/m³;d、采用5‑40mm大小的石子直径为5‑40mm之间时,含泥量控制在1.5%之内;e、采用的掺合料为粉煤灰,起到替代水泥的效果,从而降低水化热。本发明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能够在浇注过程中进行准确监测,从而控制内外温差不超过允许值;此外,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配置大体积混凝土,降低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水化热,从而控制裂缝的产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弘疆;朱英多;王雪荣;陆敏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608007.X
公开号: CN108797594A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分类号: E02D15/02(2006.01)I;E04G21/02(2006.01)I;E;E02;E04;E02D;E04G;E02D15;E04G21;E02D15/02;E04G21/02
申请人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金浦路15号
主权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布置测温线,配合测温仪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b、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配置混凝土;c、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不超过380kg/m³;d、采用5‑40mm大小的石子直径为5‑40mm之间时,含泥量控制在1.5%之内;e、采用的掺合料为粉煤灰,起到替代水泥的效果,从而降低水化热。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