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超灌桩头处理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灌桩头处理施工方法,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纵向钢筋顶部弯折分别形成第一弯曲钢筋和第二弯曲钢筋,在第二弯曲钢筋形成的柱状结构套设套管;将钢筋笼放置在桩孔内,钻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环切至套管位置,将环切后的桩头移除,并将第一弯曲钢筋拔出于混凝土外。本发明降低了施工强度,减少了施工成本,减轻了施工噪声,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黄小龙;余来轩;蒋露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782931.X |
公开号: |
CN108824431A |
代理机构: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梁展湖 |
分类号: |
E02D9/00(2006.01)I;E02D5/34(2006.01)I;E;E02;E02D;E02D9;E02D5;E02D9/00;E02D5/34 |
申请人地址: |
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西城大道1号 |
主权项: |
1.一种超灌桩头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螺旋钢筋由主体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环形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2)钻取桩孔至设计深度,将钢筋笼放入桩孔内,其中第一弯曲钢筋的标高高于桩孔口处标高,获取套管,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弯曲钢筋的长度,将套管套在第二弯曲钢筋合围所形成的柱状结构上,套管的底部抵触到第一弯曲钢筋上,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3)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35%时,在第一弯曲钢筋上方位置采用环切的方式对超灌桩头进行切割,直至切割至套管处;(4)采用吊运的方式移除超灌桩头,并对每一根第二弯曲钢筋施加作用力以将第一弯曲钢筋拔出于混凝土外。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