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与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
专利名称: 基于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与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与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包括玻璃衬底,金属薄膜,介质光栅,金属纳米颗粒。当TM偏振光正入射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表面时,在介质光栅‑金属薄膜分界面上激发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在金属纳米颗粒上激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的强共振耦合,将使复合结构热点处的电场得到很大的增强,进而得到很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本发明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提供超高电场增强因子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拉曼检测特别是低浓度检测领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甘肃;62
申请人: 兰州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向贤;张东阳;庞志远;白雪琳;杨华;冯旺军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901721.8
公开号: CN108827938A
代理机构: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代理人: 杨学明;顾炜
分类号: G01N21/65(2006.01)I;G;G01;G01N;G01N21;G01N21/65
申请人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主权项: 1.基于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与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结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玻璃衬底(1),金属薄膜(2),介质光栅(3),金属纳米颗粒(4);当TM偏振光正入射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与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表面时,在介质光栅‑金属薄膜分界面上激发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在金属纳米颗粒上激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的强共振耦合,将使复合结构热点处的电场得到很大的增强,进而得到很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