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高速公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建设投资体制研究 |
关键词: | 高速公路;准公共产品属性;建设投资;投资体制 |
摘要: | 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体制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促进了高速公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近些年来,由于过于强调经营性、弱化了公益性,因而无法很好地实现其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功能和作用,也为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带来了阻碍。基于此问题,本文旨在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项目区分理论的视角,对交通产品属性尤其是高速公路产品属性进行理论研究。在高速公路建设及其投资体制的现状下,分析现行的投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浙江、广东、江苏、湖南、辽宁、山东等省案例的高速公路投资体制比较为依托,通过对比分析,探究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投融资改革的路径选择及相关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行业主管部门层面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化解政策、体制、投资能力等多方面的瓶颈制约,以利于提高高速公路产业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主要结论如下: 1、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运输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基础性、公共性、私人性、服务性、外部性等混合特性。 2、鉴于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情况、高速公路发展阶段的差异,目前不同省份各自不同的高速公路投资体制并存的局面,从现实层面来看反映的是社会追求效率最优而进行的不同制度安排:部分以政府为主导或以政府为主市场化为辅的省份,更多地体现出了高速公路的公共性特征;而部分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省份,在其高速公路投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了高速公路的私人性特征。 3、基于现实情况及六个典型省份的案例分析,得出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探索:政府主导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营运和管理,是高速公路准公共产品属性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4、面向高速公路的公共属性,对于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可以从国家层面上、地方政府层面上、行业主管部门层面上分别予以实施,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建设效率公平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5、在此基础上,市场化运作是政府投资建设高速公路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适当引进市场化运作发展方式,允许投资企业获取一定的利润份额,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6、根据高速公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投资方式,也可以根据地区的差异而采取比较灵活的投资方式。 本文不仅从理论层面对于高速公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予以界定和阐述,更结合我国现实的发展状况,以典型省份的案例为依托,分析各省由于高速公路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产生的投资体制差异,探索合理的投资体制发展方向。对现有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 |
作者: | 章姗捷 |
专业: | 行政管理 |
导师: | 蔡宁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学位年度: | 2010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