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对基质-高渗条带岩心进行充分饱和油后进行驱替实验的方法 |
摘要: |
一种对基质‑高渗条带岩心进行充分饱和油后进行驱替实验的方法。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选取基质圆柱岩心和高渗条带圆柱岩心切割后作为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的三个部分;将三块岩心放在抽空罐中抽空后再饱和水;三块岩心之间用滤纸分隔,端部粘接后形成圆柱体状的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内,置于不同环压的条件下,测试水测渗透率,确定与理论渗透率K理论接近时的环压P;将经过饱和水、油处理的基质、高渗条带圆柱岩心切割后合成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采用完全饱和油的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使用所确定的与理论渗透率K理论接近时的环压P,进行驱替实验。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黑龙江;23 |
申请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发明人: |
刘丽;皮彦夫;王克亮;杨二龙;刘金鑫;邵洪志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197093.X |
公开号: |
CN108535161A |
代理机构: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分类号: |
G01N15/08(2006.01)I;G01N33/24(2006.01)I;G;G01;G01N;G01N15;G01N33;G01N15/08;G01N33/24 |
申请人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发展路19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对基质‑高渗条带岩心进行充分饱和油后进行驱替实验的方法,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步骤一:选取基质圆柱岩心和高渗条带圆柱岩心各一块,将基质圆柱岩心切割后作为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圆柱体的左右两侧, 将高渗条带圆柱岩心切割后作为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圆柱体的中间部分;本步骤按照如下路径进行:1)选取基质岩心与高渗条带岩心,根据目标一维尺寸岩心高渗条带厚度的要求,计算目标一维岩心两侧的厚度,然后将基质岩心和高渗条带岩心通过切割、研磨达到指定厚度,获得位于两侧的基质岩心与位于中间的高渗条带岩心;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获得的三块岩心放在抽空罐中抽空后再饱和水;步骤三,将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三块岩心之间用滤纸分隔,之后将三者粘接后形成圆柱体状的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粘接位置在形成的圆柱体的两个端面处,所述两个端面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的液流入口端与液流出口端;步骤四,将经由步骤三处理后的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内,置于不同环压的条件下,测试水测渗透率,确定与理论渗透率K理论接近时的环压P;步骤五:选取基质圆柱岩心和高渗条带圆柱岩心各一块,分别对其进行饱和水和饱和油,将经过饱和水、油处理的基质圆柱岩心切割后作为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圆柱体的左右两侧, 将经过饱和水、油处理的高渗条带圆柱岩心切割后作为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圆柱体的中间部分;本步骤中形成的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的三个组成部分岩心的尺寸与经由步骤一所形成的第一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的三个组成部分岩心的尺寸相同;将基质岩心部分与高渗条带岩心部分之间用滤纸分隔,按照前述步骤三中的方式粘接后形成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步骤六:采用经由步骤五获得的完全饱和油的第二基质‑高渗条带合成岩心,使用经由步骤三所确定的与理论渗透率K理论接近时的环压P,按照实验方案所设计的注入速度和设计的注采井间的压力梯度进行实验,进行基质‑高渗条带多孔介质条件下的驱替效果评价或渗流规律研究。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