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减阻减升的两厢车扰流器及具有该扰流器的两厢车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阻减升的两厢车扰流器及具有该扰流器的两厢车,所述两厢车扰流器,包括扰流板体,所述扰流板体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分为附着区、延迟分离区、分离区以及再附着区;所述两厢车包括两厢车车体,所述两厢车车体的车尾顶部具有原始附着区和原始分离区,所述扰流板体的附着区与两厢车车体的车尾顶部相连,所述扰流板体的上表面的前缘位于原始附着区前缘与两厢车车体最高位置之间,延迟分离区的上表面的后缘位于原始分离区的后方;再附着区的上表面的前缘位于两厢车车体最后端位置的后方。本发明能够同时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阻力与升力,从而有效地降低汽车能耗与改善操纵稳定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赖晨光;斯洋;赵彬;冷小丽;王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344944.9 |
公开号: |
CN108528546A |
代理机构: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分类号: |
B62D35/00(2006.01)I;B;B62;B62D;B62D35;B62D35/00 |
申请人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红光大道6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减阻减升的两厢车扰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板体,所述扰流板体从前缘到后缘依次分为附着区、延迟分离区、分离区以及再附着区;所述附着区的上表面从扰流板体前缘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迟分离区的上表面从附着区上表面的后缘向下弯曲并延伸,分离区的上表面从延迟分离区上表面的后缘向下延伸后反向弯曲,再附着区的上表面从分离区上表面的后缘向下延伸直至扰流板体的后缘;其中,扰流板体沿前后方向的纵向剖面的上边缘满足B样条曲线: 式中,B样条基函数Ni,k(u)中i代表B样条的序号、k表示为B样条的幂次,其值为基函数阶数减去1;上述B样条曲线由12个控制点A、B、C、D、E、F、G、H、I、J、K、L确定,所述控制点A‑J沿扰流板体前缘到后缘分布,其中,A‑D为附着区,D‑F为延迟分离区、F‑J为分离区,J‑L为再附着区;以扰流板体前后方向和高度方向建立X‑Z直角坐标系,A‑L在X方向上的值逐渐增大,且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的差值相等;A‑J在Z方向上的值逐渐减小,其中,A‑D间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的差值相等,D‑J间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的差值相等,J‑L间相邻两个控制点之间的差值相等,且A‑D间相邻两控制点的差值小于D‑J间相邻两控制点间的差值,J‑L间相邻两控制点的差值小于A‑D间相邻两控制点间的差值。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