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深水基岩裸露河床区的钢混组合围堰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深水基岩裸露河床区的钢混组合围堰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基岩裸露河床区的钢混组合围堰施工方法,钢混组合围堰包括咬合桩围堰和设于咬合桩围堰顶部的双壁钢围堰,首先搭建水上施工平台,进行主体结构桩基施工,然后根据围堰形状和大小在水底进行由咬合桩A和咬合桩B交错排列组成的咬合桩围堰施工,咬合桩B顶部设置连接用的加劲型钢,制作双壁钢围堰,在双壁钢围堰下部的连接段顶部侧壁上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孔;将双壁钢围堰通过水上浮运至咬合桩围堰上方,通过定位船准确定位对准,钢壁板空仓内灌水下沉于咬合桩围堰顶面;利用往连接段内浇注混凝土,将咬合桩围堰和双壁钢围堰连接在一起组成钢混组合围堰。本发明施工周期缩短,施工风险减低,环境污染可控,工程造价低。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湖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刘永莉;巴军涛;肖衡林;李丽华;马强;王克兵;肖本林;陈智;丁浩;郭斌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241960.1
公开号: CN109113086A
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张火春
分类号: E02D19/04(2006.01)I;E;E02;E02D;E02D19
申请人地址: 430068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李家墩1村1号
主权项: 1.一种深水基岩裸露河床区的钢混组合围堰施工方法,钢混组合围堰包括咬合桩围堰和设于咬合桩围堰顶部的双壁钢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水上施工平台,施工主体结构桩后,根据围堰形状和大小在水底进行咬合桩围堰施工,咬合桩围堰由咬合桩A和咬合桩B交错排列组成,并在咬合桩B顶部设置连接用的加劲型钢;步骤二、按照围堰大小、形状以及施工区域水深,制作双壁钢围堰,所述双壁钢围堰的的围堰壁上部为现有技术传统结构的常规段,下部为连接段,连接段底部中空,在连接段顶部侧壁上设有用于浇注混凝土的浇筑孔;步骤三、将双壁钢围堰通过水上浮运至咬合桩围堰上方;步骤四、通过定位船准确定位对准,并在双壁钢围堰的围堰钢壁板空仓内灌水下沉,将水面上的双壁钢围堰下沉置于咬合桩围堰顶面;步骤五、通过浇筑孔往连接段内浇注混凝土,将连接段内水置换出来,混凝土凝固后,即完成钢混组合围堰施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