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儿科婴儿车安全锁车机构
专利名称: 一种儿科婴儿车安全锁车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锁车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婴儿车安全锁车机构。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安全、方便的将婴儿车锁住或松开的儿科婴儿车安全锁车机构。技术方案:一种儿科婴儿车安全锁车机构,包括有车架、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支杆、第一滑套、第一滑杆等;调节机构包括有圆管、第二支杆、第一定向轮、第一销杆、空心管、导向杆、挡板、第二弹簧、第三支杆、第二销杆、摆动座、摆动杆、一字孔板、第二滑套、第二滑杆、滚轮、空心把手、按压板和第三弹簧。本发明通过用户向下按压按压板,使导向杆脱离卡槽,此时用户向下摆动空心管,通过第一拉绳使刹车片不再与第三车轮接触,使得婴儿车可以移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张禧梅
发明人: 张禧梅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143875.1
公开号: CN109159815A
分类号: B62B9/08(2006.01)I;B;B62;B62B;B62B9
申请人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南十二路迈瑞大厦4层402室
主权项: 1.一种儿科婴儿车安全锁车机构,包括有车架(1)、第一车轮(2)、第二车轮(3)、第一支杆(4)、第一滑套(5)、第一滑杆(6)和空心套(7),车架(1)底部的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车轮(2),车架(1)底部的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二车轮(3),车架(1)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的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滑套(5),第一滑套(5)的底部连接有空心套(7),第一滑套(5)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6),第一滑杆(6)位于空心套(7)内且穿过空心套(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弹簧(8)、刹车片(9)、第一拉绳(10)和调节机构(11),调节机构(11)包括有圆管(111)、第二支杆(113)、第一定向轮(114)、第一销杆(115)、空心管(116)、导向杆(118)、挡板(119)、第二弹簧(1110)、第三支杆(1112)、第二销杆(1113)、摆动座(1114)、摆动杆(1115)、一字孔板(1116)、第二滑套(1117)、第二滑杆(1118)、滚轮(1119)、空心把手(1120)、按压板(1122)和第三弹簧(1123),第一滑杆(6)的底端连接有刹车片(9),刹车片(9)与第二车轮(3)接触,第一滑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顶端与第一滑套(5)连接,第一弹簧(8)的底端与刹车片(9)连接,车架(1)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11),车架(1)的顶部连接有圆管(111),圆管(111)上开有凹槽(112),车架(1)的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支杆(113),第二支杆(113)的右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向轮(114),圆管(111)内前侧中部连接有第一销杆(115),第一销杆(115)的外侧滑动式连接有空心管(116),空心管(116)的下部连接有摆动座(1114),摆动座(1114)上转动式连接有摆动杆(1115),空心管(116)的底部开有导向孔(117),导向孔(117)内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118),导向杆(118)的左部连接有挡板(119),导向杆(118)的下部绕有第二弹簧(1110),第二弹簧(1110)的左端与挡板(119)连接,第二弹簧(1110)的右端与空心管(116)连接,圆管(111)的左部开有多个卡槽(1111),导向杆(118)卡于卡槽(1111)内,导向杆(118)的右端连接有第三支杆(1112),第三支杆(1112)的右部连接有第二销杆(1113),第一销杆(115)的顶部连接有一字孔板(1116),第二销杆(1113)位于一字孔板(1116)内,空心管(116)的内下部后侧设有第二滑套(1117),第二滑套(1117)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1118),第二滑杆(1118)的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滚轮(1119),滚轮(1119)与摆动杆(1115)接触,空心管(116)的上部前侧连接有空心把手(1120),空心把手(1120)的顶部开有第一通孔(1121),第一通孔(1121)内设有按压板(1122),空心把手(1120)的内底部前侧连接有第三弹簧(1123),第三弹簧(1123)的顶端与按压板(1122)连接,按压板(1122)的底部后侧与导向杆(118)的顶部连接,空心管(116)的底部外侧连接有第一拉绳(10),第一拉绳(10)绕过第一定向轮(114)与第一滑杆(6)的顶端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