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重庆市危险品内河运输非事故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
关键词: | 危险品;灰色聚类分析;安全评价;水路运输 |
摘要: | 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危险品产量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随之而来的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在危险品的运输中,水运以其运量大,运费低的优势受到青睐,重庆市依靠长江黄金水道,利用水路运输的天然优势,危险品货物运输增速高,种类多、潜力大。因此加强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的监管和指导,依法健全运输安全评价,推动危险品水路运输发展,对提高运输质量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三峡库区蓄水,航运条件改善,运输成本下降,运输时间缩短,使大量货物云集港口,选走水路。驱动重庆的水运业运力规模膨胀、船舶种类增多,人员队伍扩张。然而,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由于参与水运的人员素质不达标,船检过程不严格,法规制度执行到位难,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危险品水路运输事故频频发生,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受到很大挑战。 本文首先按照危险品的性质,从危险品的分类、主要特性以及危险品的运输特点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从重庆市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现状分析出发,指出了重庆市危险品水路运输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完善安全评价为手段,全面覆盖重庆市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的行业监管。 以水运安全现状和危险品特性分析为基础,本文对国内外几种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合水路运输特点,通过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资料,针对重庆危险品水路运输现状,从人员,企业,环境,政府以及船舶五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取评价指标,建立了重庆市危险品水路运输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层次分析模型作为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的工具,结合调查相关专家取得的指标相对重要性数据,通过计算得出了指标体系的权重。 随后本文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劣性,确立了评价方法选取原则,在此基础上选择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起危险品水路运输的安全评价模型。按设计的具体评价流程,使用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将专家评估意见处理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把项目承担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区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四个安全等级,对危险品水运项目决策提供了定量的依据。该模型适合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进行综合结果计算,最后从实证角度选取了重庆市一家从事危险品水运的企业对项目承担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检验,并提出一些对于重庆市危险品水运安全管理的建议。 |
作者: | 史玉婷 |
专业: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导师: | 罗贯三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0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