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车载移动式公路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专利名称: 一种车载移动式公路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摘要: 一种车载移动式公路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车载系统,粉尘监测装置(1),PM2.5监测装置(2),CO2监测装置(3),风速风向监测装置(4),温度湿度监测装置(5),数据采集存储装置(6),数据传输装置(7),供电系统,数据展示系统。该系统仪器制造简单,测量精度高,满足粉尘、PM2.5、CO2等重污染条件下设备的自清洁功能。可以进行独立量测大气环境气体浓度与气象信息,也可以进行车载移动式大气浓度与气象信息量测。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发明人: 李志清;周应新;钱正富;侯建伟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105162.6
公开号: CN109239272A
分类号: G01N33/00(2006.01)I;G;G01;G01N;G01N33
申请人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主权项: 1.一种车载移动式公路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车载系统,粉尘监测装置(1),PM2.5监测装置(2),CO2监测装置(3),风速风向监测装置(4),温度湿度监测装置(5),数据采集存储装置(6),数据传输装置(7),供电系统,数据展示系统,粉尘监测装置(1),PM2.5监测装置(2),CO2监测装置(3),风速风向监测装置(4)和温度湿度监测装置(5)均与数据采集存储装置(6)连接,数据采集存储装置(6)连接数据传输装置(7),数据传输装置(7)将采集存储的数据经无线网传递给数据展示系统,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蓄电池供电,车载系统包括机动车(8),监测设备固定框架(9),减震台(10),避雷针(11),地线装置(12),机动车(8)顶部连接减震台(10),减震台(10)顶部连接监测设备固定框架(9),监测设备固定框架(9)内放置粉尘监测装置(1),PM2.5监测装置(2),CO2监测装置(3),风速风向监测装置(4),温度湿度监测装置(5),数据采集存储装置(6)和数据传输装置(7),监测设备固定框架(9)连接避雷针(11),监测设备固定框架(9)通过机动车(8)连接地线装置(12),粉尘监测装置(1)包括粉尘设备箱(13),第一受光元件(14),第一接收板(15),散射板(16),第一发光元件(17),第一排气管路(18),第二排气管路(19),第一风扇电机(20),第二风扇电机(21),第一排气口(22),第二排气口(23),第一排气通道(24),第二排气通道(25),第一进气口(26),第二进气口(27),第一采气口(28),第二排气管路(19)具有自动过滤功能,粉尘设备箱(13)连接第一进气口(26),第二进气口(27),第一采气口(28),第一受光元件(14)和第一发光元件(17),第一采气口(28)连接散射板(16),第一受光元件(14)连接第一接收板(15),粉尘设备箱(13)内气体通过第一排气通道(24)和第二排气通道(25)排出,第一排气通道(24)连接第一排气管路(18),第一排气管路(18)内安装有第一风扇电机(20),第一排气管路(18)连接第一排气口(22),第二排气通道(25)连接第二排气管路(19),第二排气管路(19)内安装有第二风扇电机(21),第二排气管路(19)连接第二排气口(23),第二排气口(23)连接第一进气口(26)和第二进气口(27),PM2.5监测装置(2)包括粉尘设备箱(13),第一受光元件(14),第一接收板(15),散射板(16),第一发光元件(17),第一排气管路(18),第二排气管路(19),第一风扇电机(20),第二风扇电机(21),第一排气口(22),第二排气口(23),第一排气通道(24),第二排气通道(25),第一进气口(26),第二进气口(27),第一采气口(28),送气通道(29),第二采气口(30),分气通道(31),粒子滞留器(32),第二排气管路(19)具有自动过滤功能,粉尘设备箱(13)连接第一进气口(26),第二进气口(27),第一采气口(28),第一受光元件(14)和第一发光元件(17),第一采气口(28)连接散射板(16),第一受光元件(14)连接第一接收板(15),粉尘设备箱(13)内气体通过第一排气通道(24)和第二排气通道(25)排出,第一排气通道(24)连接第一排气管路(18),第一排气管路(18)内安装有第一风扇电机(20),第一排气管路(18)连接第一排气口(22),第二排气通道(25)连接第二排气管路(19),第二排气管路(19)内安装有第二风扇电机(21),第二排气管路(19)连接第二排气口(23),第二排气口(23)连接第一进气口(26)和第二进气口(27),第一采气口(28)连接送气通道(29),送气通道(29)连接分气通道(31),分气通道(31)分别连接第二采气口(30)和粒子滞留器(32),粒子滞留器(32)可手动拆开,CO2监测装置(3)包括第三采气口(33),第三进气口(34),CO2设备箱(35),第二受光元件(36),第三排气口(37),第三风扇电机(38),第三排气管路(39),第四排气管路(40),第四风扇电机(41),第四排气口(42),第二发光元件(43),第二接收板(44),第三排气通道(45),第四排气通道(46),第三排气管路(39)具有自动过滤功能,CO2设备箱(35)连接第三采气口(33),第三进气口(34),第二受光元件(36)和第二发光元件(43),第二受光元件(36)连接第二接收板(44),CO2设备箱(35)内气体通过第三排气通道(45)和第四排气通道(46)排出,第四排气通道(46)连接第四排气管路(40),第四排气管路(40)内安装有第四风扇电机(41),第四排气管路(40)连接第四排气口(42),第三排气通道(45)连接第三排气管路(39),第三排气管路(39)内安装有第三风扇电机(38),第三排气管路(39)连接第三排气口(37),第三排气口(37)连接第三进气口(34)。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