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桩端和桩侧可转换注浆的钢管桩及其浇筑工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端和桩侧可转换注浆的钢管桩及其浇筑工艺,包括外套筒及转动连接在外套筒内的注浆器,转动注浆器,桩侧注浆孔一与桩侧注浆孔二一一对应时,桩端注浆孔一与桩端注浆孔二错位盖合;桩端注浆孔一与桩端注浆孔二一一对应时,桩侧注浆孔一与桩侧注浆孔二错位不导通,通过预钻孔直径为外套筒设计外径的80%,使得预钻孔可明显减小钢管桩打入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通过打入外套筒后置入注浆器,可经转动注浆器调节注浆器注浆孔与外套筒上注浆孔的相对位置,从而达到桩端和桩侧可转换注浆的设计,分别对桩端和桩侧进行注浆,注浆后可提高钢管桩的承载性能,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发明人: |
张广兴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338196.X |
公开号: |
CN109267567A |
代理机构: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吴宏宇 |
分类号: |
E02D5/28(2006.01)I;E;E02;E02D;E02D5 |
申请人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中环南路南、中环东路东 |
主权项: |
1.一种桩端和桩侧可转换注浆的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0)及转动连接在外套筒(10)内的注浆器(20);外套筒(10),包括套管(11)及盖合所述套管(11)一端的底板(12),底板(1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绕所述套管(11)轴线环形阵列分布的桩端注浆孔一(13),所述套管(11)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套管(11)高度方向延伸且呈直线排列的至少两列桩侧注浆孔一(14);注浆器(20),包括与套管(11)同轴线设置的主注浆管(21)、连接在主注浆管(21)侧壁上的侧注浆管(22)、连接在主注浆管(21)底端的桩端注浆盒(23),桩端注浆盒(23)内部中空且与所述主注浆管(21)连通,所述桩端注浆盒(23)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桩端注浆孔一(13)等数量的桩端注浆孔二(24),桩端注浆孔二(24)绕所述主注浆管(21)的轴线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桩端注浆孔一(13)与桩端注浆孔二(24)处在同一圆周上,所述侧注浆管(22)一端与主注浆管(21)内部连通,另一端具有桩侧注浆孔二(25),桩侧注浆孔二(25)沿所述主注浆管(21)高度方向延伸且呈直线排列,所述桩侧注浆孔二(25)与桩侧注浆孔一(14)的列数相等且每列上的孔一一对应,所述桩侧注浆孔二(25)贴近桩侧注浆孔一(14);转动注浆器(20),桩侧注浆孔一(14)与桩侧注浆孔二(25)一一对应时,桩端注浆孔一(13)与桩端注浆孔二(24)错位盖合;桩端注浆孔一(13)与桩端注浆孔二(24)一一对应时,桩侧注浆孔一(14)与桩侧注浆孔二(25)错位不导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