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山区消能导流渠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山区消能导流渠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消能导流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前准备,2)导流渠开挖,3)渠底施工,4)侧板施工,5)消能池安装施工,6)道渠回填,7)清理施工现场,本发明采用预制与现场浇筑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完全适应山区地形,能将山上的水流通过导流渠引入山下,尤其是雨季能够防止水流对山体地表的侵蚀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耗材少,施工方便,泄水能力高,构筑物本身抗冲击能力强,安全可靠。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发明人: 刘学应;金剑;李福东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228530.6
公开号: CN109281286A
代理机构: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9
代理人: 施少锋
分类号: E02B3/02(2006.01)I;E;E02;E02B;E02B3
申请人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东区学府街508号
主权项: 1.一种山区消能导流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前准备:选择枯水季进行施工,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并对地表土进行清理,并进行施工工具的准备;2)导流渠开挖:a.施工前根据设计尺寸和位置,确定导流渠轴线,然后根据导流渠轴线确定导流渠侧板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向外侧延伸20‑30cm做为开挖基准线,并用标桩对开挖位置进行标记;b.在开挖基准线的左侧设置渣料堆放处,然后直接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的开挖方式,并严格按照标记的宽度和设计坡度、高度进行开挖施工;c.将土方开挖料放置在渣料堆放处,并人工平整堆放的土方,确保堆土高度不超过50cm;3)渠底施工:a.首先对开挖后的边坡进行修整,并对渠底进行夯实,利用渣料堆放处的土方对渠底的凹处进行填补平整,使之满足设计坡度要求,然后根据开挖基准线的位置要求重新确定导流渠轴线的位置,并根据导流渠轴线以及设计导流渠的宽度要求确定导流渠边线的位置,在渠底将确定的导流渠边线位置进行画线;b.然后分别沿导流渠边线处开挖宽度为10cm,深度为20‑30cm的两条安装渠,并对安装渠的内表面进行压实,在两个安装渠之间铺设平毛石,并在平毛石上方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超过平毛石上方至少5cm厚度,将混凝土面整平,等待至少干燥12h;c.接着根据消能池的尺寸在混凝土面上确定好消能池的位置并画线,并在画线位置固定消能池模板,在安装渠的内壁处固定侧模,再将渠底配筋架设在消能池模板和侧模之间;d.最后安装好顶部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将全部模板拆除,完成底板的浇筑施工,底板上带有消能池安装槽;4)侧板施工:a.待底板施工结束后,将事先预制的侧板运至施工现场,按照自上而下的铺设原则,将侧板的下方放置在安装渠内,调整侧板将伸长板放置在安装渠上,并调整安装渠与伸长板的接触面使侧板稳固;b.从伸长板上的第一浇筑口向伸长板内浇筑混凝土,直至将安装渠内的空隙填满,再分别用混凝土和封口胶将伸长板、安装渠和侧板之间的缝隙填补两次;5)消能池安装施工:a.待侧板与渠底的混凝土区域干燥后,将预制的消能池放置在消能池安装槽内,确保消能池边下凸起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凹槽内;b.然后将第一环状板插入第一环状槽内,第一环状板底端伸至第一环状槽内的长度至少10cm,并确保第一导流槽位于水流的进口,第一溢流槽位于水流的出口位置,再将第二环状板插入第二环状槽内,第二环状板底端伸至第二环状槽内的长度至少10cm,最后将挡水石插入挡石槽内;b.通过消能池表面的第二浇筑口向消能池与消能池安装槽内浇筑混凝土,然后用封口胶将消能池与消能池安装槽、第一环状板与第一环状槽、第二环状板与第二环状槽、挡水石与挡石槽的连接处密封,并在各连接处及外侧涂抹混凝土加强面;6)道渠回填:安装施工结束后2‑3天内,将渣料堆放处的土方回填至开挖基准线与侧板之间的空隙,经回填土夯实整平,并在回填土的上方涂抹至少3cm厚度的混凝土:7)清理施工现场。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