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立柱的石材反打工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的石材反打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步骤一,石材选型,选用圆弧石材;步骤二,在石材背面划线;步骤三,在石板的背面涂覆表面防护剂;步骤四,同时组装两个模板;步骤五,对模具的内部进行划线;步骤六,钢筋捆扎;步骤七,通过浇筑口对钢筋骨架进行浇筑;步骤八,在浇筑完成之后对混凝土进行加水加热养护;步骤九,分别拆除两个模具上的模板;步骤十,将两个模具竖起并对接到一起;步骤十一,从上到下对合在一起的方形的二次浇筑槽中部插设钢筋柱,并浇筑混凝土;步骤十二,而二次浇筑槽内的混凝土进行洒出养护。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对圆柱的立柱进行石材反打的技术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铭际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徐道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0963143.0 |
公开号: |
CN109304791A |
代理机构: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分类号: |
B28B1/093(2006.01)I;B;B28;B28B;B28B1 |
申请人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杨南路501号 |
主权项: |
1.一种立柱的石材反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石材选型,选用圆弧石材,石材的弧形与要成型的立柱的弧度相同,根据所要制作的立柱进行石材尺寸和规格的选择,并且以花岗岩和大理石为最优种类,同时剔去一些有裂缝、风化和杂质较多的石材,选择完成的石材在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减少石材的碰撞;步骤二,在石材背面划线,并计量处打孔位置并标出,钻孔机对石材的内侧面根据标记的孔的位置进行钻孔,每个石材上均在石材的四角或者中心位置处开孔,而后在每个孔内均注入植胶筋,而后直接插入锚件,在植胶筋凝固之后检查锚件的固定效果,对于较松动的锚件将锚件拔出,清理孔内的植胶筋之后对锚件进行重新固定;步骤三,在石板的背面涂覆表面防护剂,将这些溶剂渗入到石材内以堵塞石材的毛细管,防止水、盐等物质的侵入,而后在石材的背面和侧面涂刷树脂胶;如果天然石材在铺装的过程中即出现泛碱现象时,对石材的侧壁涂抹清洗剂进行清洗;步骤四,同时组装两个模具,两个模具的横截面均为一侧半圆槽的矩形,在每个圆弧板内用滚筒涂刷界面漆,在两个模具涂刷完成之后对两个模具的内侧面进行检查是否有油污;步骤五,对模具的内部进行划线,然后在每个石板的侧壁上粘结分割条,而后根据划线的位置将每个石板在模具内拼接好,在石板铺设完成后对每个石板进行打胶, 分割条能够起到均匀分割的效果并对能够减少混凝土的进入;步骤六,按照图纸的要求将钢筋捆扎成与模具的内侧壁相适配的形状,并将钢筋骨架的平面的一侧开设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二次浇注槽,两个模具的二次浇注槽能够相互对接在一起而形成矩形,在模板的外侧留有沿模具长度方向设置的浇筑口;步骤七,通过浇筑口对钢筋骨架进行浇筑,人工将浇筑口的混凝土打平,打平之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棒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并且每次振捣的时间要比较均匀,时间在25‑30s一处,在一处振捣完成之后再对下一处进行振捣,直到混凝土的表面没有气泡溢出;步骤八,在浇筑完成之后对混凝土进行加水加热养护,加热时他通过保温塑料对混凝土进行封闭;步骤九,分别拆除两个模具上的模板,在拆除模板时要防止模板变形、弯曲,在将模板拆除之后两个模具上的模板进行清理, 在拆除模具之后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养护的质量达到预设值的80%;步骤十,将两个模具竖起并对接到一起,并对两个模具接触到一起的石板粘贴海绵条,而后再进行打胶密封;步骤十一,从上到下对合在一起的方形的二次浇筑槽中部插设钢筋柱,并浇筑混凝土;步骤十二,而二次浇筑槽内的混凝土进行洒出养护,并通过对钢筋柱进行加温,并在该处的混凝土的上部盖设塑料布进行保温,在多次养护之后,拆除两个模具,并对立柱的强度进行检测。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