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沉井基础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况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承受流水压力、作用在沉井上的风力等多种荷载,如何在风高浪急的长江中心给沉井准确定位是一个技术难题。
沉井在下沉着床过程中,会引起墩位附近水流流态的改变,造成河床的冲淤变化。研究表明,沉井底部及周边河床面是否开冲与沉井底距床面远近的关系较密切,沉井距床面越近,床面开始冲刷所对应的开冲流速越小。
目前,长江上修建大型桥梁深水基础的锚碇系统布置主要有导向船法、定位船法及锚墩法。方案比选需综合考虑施工安全、工期、经济合理性、施工可操作性等因素。
由于钢沉井结构形式不典型,流水压力计算公式难确定。流水压力的计算与结构形式有关,而钢沉井格舱混凝土的设置对流水压力的影响规范没有规定,也无试验资料可查。
沉井在下沉着床过程中,拉缆直接作用于钢沉井之上,传统方法是沿高度方向按一定距离在沉井表面布置拉缆反力点,随着沉井的不断下沉,需要将拉缆往上倒数次。在倒缆的过程中,沉井受力容易不均匀,增加了施工风险。
沉井在下沉着床过程中,可能出现下沉过缓、停滞、过速、突沉、施工偏差和施工影响河床冲淤及周边环境等问题。对此,需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沉井的下沉量及其差异、沉井的倾斜度和水平位移、沉井施工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土层阻力等进行实时跟踪观测。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沉井各定位方案的优缺点;锚碇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法;定位船机设备的选择;沉井下沉监控及监测方案选用原则;沉井下沉过程止摆措施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