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交通语言系统基础问题研究
论文题名: 交通语言系统基础问题研究
关键词: 交通管理;语言系统;信息需求;交通系统;交通信息;交通方式;服务信息;信息传递模型;规律;度的概念;设施;信息模型;行过程;管理者;系统结构框架;语言关联性;元素;信息流;信息处理能力;道路
摘要: 随着人们出行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出行环境的日益复杂,人们的出行对信息 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时交通管理者也需要将交通管理信息和出行服务信息更有 效地提供给出行者。由于交通信息的提供不当,人们出行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获 取有用信息而引起无效的绕行和不稳定的驾驶行为,不但大大降低了出行效率 和安全性,而且产生的无效交通会加剧交通的阻塞。因此,客观上交通系统需 要一个平台以实现交通管理和服务信息的传递,使其易于被出行者获取和理解, 并通过交通信息的管理和导向作用调整和均衡交通需求。另外,面向标志、标 线等设施的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准确和深刻地描述交通系统中的信息流现象并 解析其对交通系统的作用机理。因此,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以交通 管理和服务信息的传递工具为研究对象,探索交通信息的表达、传递和作用机 理。 论文首先基于自然语言向艺术、工程科学等应用领域转移的规律,结合对 标识系统的应用研究,提出交通语言的概念。借助语言系统的结构化和规则化 的方法,通过形式类比,将交通系统中的信息的传递、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之 间的交互作用以语言交流的形式来比拟。给出了交通语言系统的学术定义:交 通语言系统是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是以颜色、形状、 符号和文字等为基础的元素体系和规则体系的集合。 信息是交通语言的本质属性。根据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出行者通过接收信 息而减少或消除出行过程中对路径选择、驾驶操作等的不确定性,并作出决策。 因此,将广义的信息传递模型应用于交通语言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并基于信息 的定义提出了交通语言信息的度量方法。在对出行者的认知、记忆特性和信息 接收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并结合论文提出的信 息密度的概念,给出了信息过载的判断方法。 出行者的信息需求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采取的交通方式,因此论文按 交通方式对出行者的信息需求进行研究。对于机动车交通方式,分为出行前、 出行中和出行结束时刻三个阶段,论文着重研究了出行末端的目标定位和搜索 行为,并用概率论的方法建立了基于道路名称和门牌号的选择模型;对于公交 出行方式,将管理和服务信息分为外部导向和内部指引两类,并通过调查分析 研究了其信息表达方式和需求规律;对于慢行交通和公共建筑内部的步行交通, 提出了导向信息的三要素(目标、距离和方向),并在慢行交通出行过程分析的 基础上建立了出行时耗模型。 接着,论文对目前国内外交通语言设施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 析,总结了各种功能的交通语言设施的组成规律,提出了交通语言系统的六大 基本元素:颜色、符号/图形、数字、文字、位置和尺寸等,并分别从各元素自 身属性出发分析了其对出行者心理、生理方面的影响。根据交通语言所表达的 交通管理含义,提出了交通语言约束强度的概念。 最后,基于系统构成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交通语言系统结构框架。从空间 上,参考道路等级划分方法和各等级道路衔接规律,按照交通方式将交通语言 系统层次划分为;从逻辑上,分为内容、规则/关联以及表现三个层次。对应于 语言系统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交通语言系统语法单位及其组合和聚合规则。提 出了三种组合规则:并列、顺接和主从组合。基于设施间信息关联的思想,提 出了交通语言关联性和关联度的概念,并建立了交通语言连续性信息模型和互 补信息模型。 论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交通系统中信息流的运动规律进行探索,在提出 交通语言系统的定义,交通信息需求和交通语言系统结构的构筑方面具有创新 性。论文的成果可以为交通语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和方法 指导。 关键字:交通语言;交通管理;出行者信息;信息传递;信息需求;交通 行为;交通心理;规则;连续性
作者: 邵海鹏
专业: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导师: 杨晓光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学位年度: 200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