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面板堆石坝中采用胶凝砂砾石处理边坡的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板堆石坝中采用胶凝砂砾石处理边坡的施工方法,采用配合比为:水110kg/m3,凝胶材料100kg/m3,砂砾石2230kg/m3,砂率30%,VC值5~10s,表观密度2440kg/m3的胶凝砂砾石混凝土对面板堆石坝的边坡进行处理,并采用标准检测方法保证胶凝砂砾石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本发明所述采用胶凝砂砾石处理边坡的施工方法,通过碾压夯实使砂砾石料从散粒体变成连续体,容重提高,可以减少坝体沉降,还能起到防渗作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中水电第十一工程局(郑州)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何无产;杨井国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228735.4 |
公开号: |
CN109338999A |
代理机构: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分类号: |
E02B7/06(2006.01)I;E;E02;E02B;E02B7 |
申请人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59号 |
主权项: |
1.一种面板堆石坝中采用胶凝砂砾石处理边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胶凝砂砾石的材料、配合比、碾压参数及层间间隔时间:步骤1.1,确定胶凝砂砾石的材料,采用砂砾石最大粒径小于200mm,粒径小于5mm的砂砾石含量15~25%,粒径小于0.075mm的砂砾石含量小于5%,级配连续;步骤1.2,确定胶凝砂砾石配合比为:水110kg/m3,凝胶材料100kg/m3,砂砾石2230kg/m3,砂率30%,VC值5~10s,表观密度2440kg/m3;步骤1.3,确定碾压参数,面板堆石坝过渡层的胶凝砂砾石摊铺厚度为44cm,采用18t自行式振动碾碾压胶凝砂砾石,其中,无振碾压2遍,有振碾压8遍,碾压后厚度为40cm;步骤1.4,根据胶凝砂砾石凝结时间的试验结果,确定层间间隔时间:将水、凝胶材料、砂砾石按步骤1.2中的比例均匀搅拌成胶凝砂砾石混凝土,对胶凝砂砾石混凝土进行湿筛,测试湿筛后所得胶凝砂砾石混凝土的贯入阻力,以贯入阻力与历时关系曲线上两条直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做为初凝时间,具体步骤为:步骤1.4.1,将水、凝胶材料、砂砾石按步骤1.2中的比例均匀搅拌成胶凝砂砾石混凝土,从胶凝砂砾石混凝土中筛取22L试样,通过套模将筛取的试样平均分装于6个边长15cm的立方体试模中;步骤1.4.2,将试模置于振动台上,设置压重块,开启振动台使试样振动密实,随后去掉压重块和套模,刮去试样表面多余砂浆,抹平表面;步骤1.4.3,试样成型后在贯入阻力仪上用测针测定贯入阻力,以后从胶凝砂砾石混凝土加水拌和时起算每1小时测定一次贯入阻力,直至砂浆试样的贯入阻力大于28Mpa,同时测试次数不得少于6次;步骤1.4.4,以贯入阻力为纵坐标,以胶凝砂砾石混凝土加水至测定贯入阻力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横坐标,将测试结果点绘于图中;根据测定的具体分布情况,在转折点处将测点划分为两组,用最小二乘法或平均法将两组测点分别用直线或直线方程表示,两直线的交点对应的时间即为胶凝砂砾石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作为层间间隔时间;步骤2,胶凝砂砾石混凝土现场施工:步骤2.1,清理填筑区域坡面,清理填筑区域边坡上的浮渣、坡积物及松动岩块;步骤2.2,测量翻样,根据现场地形,在放样处填筑胶凝砂砾石层的上下游桩号,标记每层填筑高程及填筑宽度边线;步骤2.3,拌制胶凝砂砾石混凝土,采用20t自卸汽车以2车为一个单元进行拌制;采用配比为:水110kg/m3,凝胶材料100kg/m3,砂砾石2230kg/m3,先加入胶凝材料及砂砾石拌料6~8遍,再加入水搅拌混合均匀;步骤2.4,拌制均匀的胶凝砂砾石混凝土采用ZL‑50装载机运至施工部位进行摊铺,虚铺厚度46cm,装载机大面摊铺并用铁锹进行整平;整平后厚度小于43cm,边缘距离岩石面3m;步骤2.5,碾压及夯实,采用18t振动碾进行2遍无振碾压,8遍有振碾压;同时搭接碾压,搭接宽度50cm;边缘部分采用液压夯板进行振实,振实操作时间大于15s;步骤2.6,边坡部位的施工,振动碾无法到达的靠近山体的部分边坡,摊铺厚度为40cm的胶凝砂砾石混凝土,采用液压夯板夯实,夯实时间15s;步骤3,检测质量:步骤3.1,检测VC值,现场取胶凝砂砾石混凝土制成试件,放置于振动台上,激振测试;VC值检测每2h一次,允许偏差±5s;步骤3.2,检测抗压强度,检测数量为机口取样数量的5%~10%;步骤3.3,检测表观密度,在对胶凝砂砾石混凝土碾压夯实施工结束后10min,采用MC‑4核子表观密度仪检测。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