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大型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改进评价方法研究 |
关键词: | 公交集疏运系统;机场;交通方式;评价方法;航空运输 |
摘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我国几个大型机场在空侧容量紧张的同时,陆侧设施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集疏运道路拥堵问题严重,造成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时间可靠性下降、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的出现,给航空旅客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削弱了航空运输快速的优点,造成部分乘客转向铁路或者公路交通。从国外大型机场集疏运发展模式来看,“发展机场与城市之间的公交衔接”是未来大型机场集疏运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长期战略之一。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也认识到机场公交集疏运发展的重要性,陆续对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进行改进,规划和建设了连接机场和城市的轨道交通。然而,对于这些机场公交集疏运改进方法实施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一套成体系的定量评价指标和方法。论文以定量评价机场集疏运系统改进的效果为目的,以效用最大化理论和主成分分析为理论基础,从用户角度建立机场集疏运系统改进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并将该评价指标和方法实际应用于上海浦东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的改进,有效的评价了机场轨道交通以及机场巴士改进的实施效果,从而为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改进方案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论文总结了我国大型机场集疏运系统的模式、需求和服务水平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并利用OAG(The Official Airline Flight Scheduls and Guides for the Business Traveler)数据对大型机场客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了国外大型机场集疏运供给模式的三种形式及适应性,结合大型机场集疏运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我国大型机场集疏运系统未来改进的重点方向。在对国外已有的大型机场集疏运系统改进框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改进的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大型机场与城市的三种主要衔接形式及适应性,定性分析了大型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与城市衔接点以及衔接交通方式选择需考虑的关键要素。 在对机场公交集疏运规划决策主体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放在公交集疏运系统改善效果评价方面,主要包含两方面:公交分担比的提高以及公交集疏运系统总体服务水平的改善。 在分析公交分担比的改善时,本文采用ML(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航空旅客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对影响航空旅客交通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在车时间、换乘时间、进近时间和总费用作为非集计模型的特性变量。此外,为了分析不同的需求群体的机场集疏运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以居住地、出行目的和携带大件行李三个要素对航空旅客进行市场细分,建立了12种分类ML模型,并针对模型标定的需求设计意愿调查表格对上海浦东机场航空旅客进行调查,利用SP调查数据对12种模型分别进行标定,将标定的结果用于预测集疏运系统改善后交通方式分担比的变化。 在分析公交集疏运系统的总体服务水平时,提出了广义可达性成本作为机场集疏运系统总体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以此来综合评价航空旅客进出机场的经济性、快捷性和方便性,并以进近时间、进近费用、换乘时间、总时间和总费用这5个指标分别来表示进出机场的方便性、快捷性和经济性。考虑到用5个指标表示广义可达性成本较为繁杂,而且这5个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并给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机场广义可达性成本的计算方法。此外,论文还给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定量评价机场广义可达性改进效果的方法。 在已建立的交通方式分担比预测模型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机场广义可达性成本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论文对上海浦东机场公交集疏运系统的各个改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主要包括三种轨道交通改善方案和两种机场巴士改善方案,为浦东机场集疏运系统的改进提供了定量的分析依据。 |
作者: | 袁建 |
专业: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导师: | 杨东援 |
授予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学位年度: | 2008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