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包括压应力系统、气液传输系统、钝化膜损伤以及电化学系统。通过应力系统模拟材料受海洋压力的情况,并结合电化学系统实现材料钝化膜损伤时电位的原位观测,通过气体传输系统实现溶液中的除氧操作,液体传输系统实现液体的循环流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可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监测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的电化学数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材料在不同应力下进行测试。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发明人: |
淡振华;渠佳慧;曾冬梅;常辉;周廉;王莹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1607002.1 |
公开号: |
CN109459473A |
代理机构: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肖念 |
分类号: |
G01N27/26(2006.01)I;G;G01;G01N;G01N27 |
申请人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
主权项: |
1.一种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应力控制系统以及气液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压应力控制系统包括底部圆盘(4)、顶部圆盘(7)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底部垫块(3)、顶部垫块(5)、压力传感器(6)、以及四根螺栓(8‑1)和四个螺母(8‑2),底部垫块(3)连接在底部圆盘(4)上,底部垫块(3)与顶部垫块(5)之间设置一溶液槽(2),顶部垫块(5)与顶部圆盘(7)之间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试样(1)被设置成放置在溶液槽(2)内,并通过底部垫块(3)与顶部垫块(5)进行固定,四根螺栓(8‑1)均匀地插入并贯穿底部圆盘(4)与顶部圆盘(7),在顶部圆盘(7)的上部通过四个对应的螺母(8‑2)的紧固力以对试样(1)施加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6)用以检测所施加的压力;所述气液传输系统包括蠕动泵(9)、密封溶液罐(10)、储气瓶(12)以及气体流量控制器(11),密封溶液罐(10)具有气体输入口、液体输出口以及回流口,回流口与溶液槽(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气体流量控制器(11)设置在储气瓶(12)与密封溶液罐(10)之间,用于将气体经由气体输入口输送到密封溶液罐(10)内以去除溶液中的氧气;所述蠕动泵(9)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溶液罐(10)的液体输出口与溶液槽(2)之间,用于将去除氧气后的溶液输入到溶液槽(2)中,使试样(1)浸泡在除氧的溶液中,并保持溶液循环流动;其中,所述溶液槽(2)中安装参比电极Ag/AgC l(14)以及对电极铂丝(15),在试样(1)的头部焊接镍丝以连接工作电极,连接电化学工作站(13),构建三电极体系以监测划痕的电化学数据,其中在溶液槽(2)中通过移动划针(16)沿试样长度方向划痕,划痕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13)记录电位电流的变化。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