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工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包括电缆滚筒整理机构、装置主体机构、装置移动稳定机构,本装置具有整理电缆滚筒,使其便于运输,还可直接在装置上进行电缆的放线操作,装置具有减震机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装置还设置有伸缩移动轮,便于装置的稳定摆放以及移动。电缆滚筒整理机构与装置主体机构通过凹槽活动接触连接,装置主体机构与装置移动稳定机构通过焊接相连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北;13
申请人: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姚宏;刘艳敏;高敬媛;肖宇鹏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340838.X
公开号: CN109516319A
代理机构: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代理人: 王新爱
分类号: B65H75/42(2006.01)I;B;B65;B65H;B65H75
申请人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育路8号
主权项: 1.一种新式的通信工程用线整理装置,包括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装置主体机构(2)、装置移动稳定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包括滚筒固定机构(1‑1)、止逆机构一(1‑2)、旋转机构(1‑3)、动力机构(1‑4)、密封外壳(1‑5),滚筒固定机构(1‑1)与密封外壳(1‑5)相连接,密封外壳(1‑5)与动力机构(1‑4)活动接触连接,止逆机构一(1‑2)安装在密封外壳(1‑5)上,旋转机构(1‑3)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密封外壳(1‑5)上;滚筒固定机构(1‑1)包括滚筒固定柱(1‑1‑1)、轴承(1‑1‑2)、连接短杆(1‑1‑3)、转动齿轮(1‑1‑4)、联动齿轮(1‑1‑5)、固定齿轮(1‑1‑6),滚筒固定柱(1‑1‑1)与轴承(1‑1‑2)通过焊接相连接,轴承(1‑1‑2)与连接短杆(1‑1‑3)通过焊接相连接,连接短杆(1‑1‑3)与转动齿轮(1‑1‑4)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转动齿轮(1‑1‑4)与联动齿轮(1‑1‑5)通过齿轮链相连接,联动齿轮(1‑1‑5)与固定齿轮(1‑1‑6)相咬合,联动齿轮(1‑1‑5)与固定齿轮(1‑1‑6)均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止逆机构一(1‑2)包括止逆齿(1‑2‑1)、移动板(1‑2‑2)、小型伺服机(1‑2‑3),止逆齿(1‑2‑1)与移动板(1‑2‑2)通过焊接相连接,移动板(1‑2‑2)与小型伺服机(1‑2‑3)固定接触连接,小型伺服机(1‑2‑3)与外壳主体(1‑5‑1)通过凹槽相适应;旋转机构(1‑3)包括中转齿轮一(1‑3‑1)、顶端密封盖(1‑3‑2)、辅助轴承(1‑3‑3)、齿轮定位件一(1‑3‑4)、齿轮一(1‑3‑5)、中转齿轮二(1‑3‑6)、中转齿轮三(1‑3‑7)、齿轮定位件二(1‑3‑8)、连接齿轮(1‑3‑9),辅助轴承(1‑3‑3)与外壳主体(1‑5‑1)通过焊接相连接,辅助轴承(1‑3‑3)与中转齿轮一(1‑3‑1)通过焊接相连接,顶端密封盖(1‑3‑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中转齿轮一(1‑3‑1)与齿轮一(1‑3‑5)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一(1‑3‑5)与中转齿轮二(1‑3‑6)相咬合,中转齿轮二(1‑3‑6)和齿轮一(1‑3‑5)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一(1‑3‑4)上,齿轮定位件一(1‑3‑4)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中转齿轮二(1‑3‑6)与中转齿轮三(1‑3‑7)通过齿轮链相连接,中转齿轮三(1‑3‑7)与连接齿轮(1‑3‑9)相咬合,连接齿轮(1‑3‑9)和中转齿轮三(1‑3‑7)均固定在齿轮定位件二(1‑3‑8)上,齿轮定位件二(1‑3‑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动力机构(1‑4)包括发动机伺服机(1‑4‑1)、发动机(1‑4‑2)、齿轮二(1‑4‑3)、驱动后轮(1‑4‑4),发动机伺服机(1‑4‑1)与发动机(1‑4‑2)固定接触连接,发动机(1‑4‑2)与齿轮二(1‑4‑3)相咬合,齿轮二(1‑4‑3)与驱动后轮(1‑4‑4)通过齿轮链相连接,齿轮二(1‑4‑3)与驱动后轮(1‑4‑4)均固定在外壳主体(1‑5‑1)上;密封外壳(1‑5)包括外壳主体(1‑5‑1)、U形轨道凹槽(1‑5‑2)、前置移动轮(1‑5‑3)、辅助固定机构(1‑5‑4),外壳主体(1‑5‑1)上设置有U形轨道凹槽(1‑5‑2),U形轨道凹槽(1‑5‑2)与发动机伺服机(1‑4‑1)相适应,前置移动轮(1‑5‑3)安装在外壳主体(1‑5‑1)上,外壳主体(1‑5‑1)上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1‑5‑4)上;辅助固定机构(1‑5‑4)包括支撑弹簧(1‑5‑4‑1)、伺服机(1‑5‑4‑2)、固定凸起件(1‑5‑4‑3)、侧密封盖(1‑5‑4‑4),支撑弹簧(1‑5‑4‑1)与外壳主体(1‑5‑1)通过凹槽相适应,支撑弹簧(1‑5‑4‑1)与伺服机(1‑5‑4‑2)接触连接,伺服机(1‑5‑4‑2)与固定凸起件(1‑5‑4‑3)固定接触连接,固定凸起件(1‑5‑4‑3)与侧密封盖(1‑5‑4‑4)通过通孔相适应,侧密封盖(1‑5‑4‑4)与外壳主体(1‑5‑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固定凸起件(1‑5‑4‑3)与连接短杆(1‑1‑3)通过凹槽相适应;装置主体机构(2)包括L形外壳(2‑1)、辅助支撑结构(2‑2)、减震机构(2‑3)、止逆机构二(2‑4),辅助支撑结构(2‑2)与L形外壳(2‑1)通过凹槽相适应,减震机构(2‑3)与L形外壳(2‑1)通过凹槽相适应,止逆机构二(2‑4)安装在L形外壳(2‑1)的顶端;辅助支撑结构(2‑2)包括滚筒支撑腿(2‑2‑1)、气撑一(2‑2‑2)、中心轴(2‑2‑3),中心轴(2‑2‑3)与L形外壳(2‑1)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中心轴(2‑2‑3)与滚筒支撑腿(2‑2‑1)通过焊接相连接,气撑一(2‑2‑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外壳(2‑1)上,气撑一(2‑2‑2)与滚筒支撑腿(2‑2‑1)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减震机构(2‑3)包括缓冲板(2‑3‑1)、气撑密封盖(2‑3‑2)、气撑二(2‑3‑3)、强力弹簧(2‑3‑4),强力弹簧(2‑3‑4)与L形外壳(2‑1)通过凹槽相适应,强力弹簧(2‑3‑4)与缓冲板(2‑3‑1)通过焊接相连接,缓冲板(2‑3‑1)与气撑二(2‑3‑3)通过凹槽相适应,气撑密封盖(2‑3‑2)与缓冲板(2‑3‑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止逆机构二(2‑4)包括活动转轴(2‑4‑1)、定位弹簧(2‑4‑2)、止逆杆(2‑4‑3),活动转轴(2‑4‑1)与L形外壳(2‑1)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定位弹簧(2‑4‑2)与L形外壳(2‑1)通过焊接相连接,定位弹簧(2‑4‑2)与止逆杆(2‑4‑3)通过焊接相连接,止逆杆(2‑4‑3)与活动转轴(2‑4‑1)通过焊接相连接,止逆杆(2‑4‑3)与止逆齿(1‑2‑1)相适应;装置移动稳定机构(3)包括底部外壳(3‑1)、千斤顶(3‑2)、伸缩移动轮(3‑3),底部外壳(3‑1)与千斤顶(3‑2)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底部外壳(3‑1)与伸缩移动轮(3‑3)通过焊接相连接;伸缩移动轮(3‑3)包括H形固定杆(3‑3‑1)、连接杆一(3‑3‑2)、连接杆二(3‑3‑3)、气撑三(3‑3‑4)、连接杆三(3‑3‑5)、滚轮(3‑3‑6),H形固定杆(3‑3‑1)与底部外壳(3‑1)通过焊接相连接,H形固定杆(3‑3‑1)与连接杆一(3‑3‑2)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连接杆一(3‑3‑2)与滚轮(3‑3‑6)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滚轮(3‑3‑6)与连接杆二(3‑3‑3)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连接杆二(3‑3‑3)同时与气撑三(3‑3‑4)和连接杆三(3‑3‑5)通过同一个紧固螺栓相连接,气撑三(3‑3‑4)与H形固定杆(3‑3‑1)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H形固定杆(3‑3‑1)与连接杆三(3‑3‑5)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电缆滚筒整理机构(1)与装置主体机构(2)通过凹槽活动接触连接,装置主体机构(2)与装置移动稳定机构(3)通过焊接相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