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自动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系统
专利名称: 一种自动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系统,立式回转药柜、取药称量机构、补药机构、回收机构、单向数控平台、缓存机构、中药输送机构、包装机构及支架;支架与单向数控平台固定连接;单向数控平台分别与取药称量机构、补药机构、回收机构及缓存机构连接。本发明的自动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系统能够对经过预处理的散装颗粒中药进行补药、储存、取药、称量、包装、回收等操作,进而达到自动化调剂配药的目的,能够实现经过预处理的散装中药的自动化调剂配药。解决了我国传统中药房人工调剂配药存在的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本系统有利于改变我国药师和患者使用中药时用时长、不方便、成本高的现状。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王传辉;李伟;邱明权;赵海明;宋亚男;李凯旋;周凌威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910011600.0
公开号: CN109533413A
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郝伟扬
分类号: B65B1/32(2006.01)I;B;B65;B65B;B65B1
申请人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系统,包括立式回转药柜、取药称量机构、补药机构、回收机构、单向数控平台、缓存机构、中药输送机构(G)、包装机构(H)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回转药柜包括主动轴(A‑1)、主动链轮(A‑2)、链条(A‑3)、回转搁板(A‑4)、从动链轮(A‑5)、从动轴(A‑6)、平衡导轨(A‑7)、搁板连杆(A‑8)、平衡导杆(A‑9)、药箱盒(A‑10)、三节滑轨(A‑11)、挡片(A‑12)、弹簧(A‑13)、立板(A‑14)、挡片滑槽(A‑15)及框架(A‑16);所述主动轴(A‑1)、主动链轮(A‑2)、链条(A‑3)、从动链轮(A‑5)、从动轴(A‑6)依次连接;所述回转搁板(A‑4)通过搁板连杆(A‑8)与链条(A‑3)连接;所述平衡导杆(A‑9)与回转搁板(A‑4)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搁板(A‑4)设置有若干个隔间,每个隔间内置有药箱盒(A‑10),药箱盒(A‑10)通过三节滑轨(A‑11)与回转搁板(A‑4)连接;所述立板(A‑14)固定连接在药箱盒(A‑10)底部;所述挡片(A‑12)放置在挡片滑槽(A‑15)中;所述弹簧(A‑13)一端与挡片(A‑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立板(A‑14)固定连接;所述平衡导轨(A‑7)固定连接在框架(A‑16)上;所述取药称量机构包括推片(B‑1)、推片支架(B‑2)、第一气缸(B‑3)、第一吸盘(B‑4)、第一平台(B‑5)、第二平台(B‑6)、第三平台(B‑7)、直线振动器(B‑8)、称量漏斗(B‑9)、称量电机(B‑10)、称量传感器(B‑11)、称量翻板(B‑12)、送药管道(B‑13)及整体框架(B‑14);所述第一平台(B‑5)、第二平台(B‑6)、第三平台(B‑7)固定在整体框架(B‑14)上;所述推片(B‑1)固定在推片支架(B‑2)上;所述推片支架(B‑2)、直线振动器(B‑8)固定在第二平台(B‑6)上;所述第一吸盘(B‑4)固定在第一气缸(B‑3)端部,第一气缸(B‑3)固定在第一平台(B‑5)上;所述称量传感器(B‑11)固定在第三平台(B‑7)上,称量漏斗(B‑9)与称重传感器(B‑11)固定连接,称量电机(B‑10)与称量漏斗(B‑9)固定连接,称量电机(B‑10)的输出轴与称量漏斗(B‑9)下部的称量翻板(B‑12)连接;所述补药机构包括补药斗(C‑1)、第二气缸(C‑2)、抽拉板(C‑3)、滑槽(C‑4)、滑槽支架(C‑5)、第二吸盘(C‑6)、第三气缸(C‑7)、第五平台(C‑8)、第六平台(C‑9)及第七平台(C‑10);所述第六平台(C‑9)、第七平台(C‑10)、补药斗(C‑1)固定在整体框架(B‑14)上;所述滑槽(C‑4)固定在滑槽支架(C‑5)上,滑槽支架(C‑5)固定在第五平台(C‑8)上;所述抽拉板(C‑3)固定在第二气缸(C‑2)端部,第二气缸(C‑2)固定在第五平台(C‑8)上;所述抽拉板(C‑3)与滑槽(C‑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吸盘(C‑6)固定在第三气缸C‑7端部,第三气缸(C‑7)固定在第六平台(C‑9)上;所述第七平台(C‑10)与单向数控平台滑动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四气缸(D‑1)、回收管道(D‑2)、第三吸盘(D‑3)、第五气缸(D‑4)及第四平台(D‑5);所述回收管道(D‑2)、送药管道(B‑13)固定在第四气缸(D‑1)端部;所述第四气缸(D‑1)固定在第四平台(D‑5)上;所述第三吸盘(D‑3)固定在第五气缸(D‑4)端部,第五气缸(D‑4)固定在第六平台(C‑9)上;所述缓存机构包括弯折连杆(F‑1)、水平杆(F‑2)、移动平台(F‑3)、缓存漏斗(F‑4)、缓存翻板(F‑5)及缓存电机(F‑6);所述弯折连杆(F‑1)一端固定在缓存漏斗(F‑4)上,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杆(F‑2)上;所述水平杆(F‑2)固定在移动平台(F‑3)上;所述移动平台(F‑3)与单向数控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缓存电机(F‑6)与缓存漏斗(F‑4)固定连接,缓存电机(F‑6)的输出轴与缓存翻板(F‑5)连接;所述中药输送机构(G)包括偏心漏斗(G‑1)、漏斗支架(G‑2)及振动电机(G‑3);所述漏斗支架(G‑2)固定在包装机构(H)上,振动电机(G‑3)固定在漏斗支架(G‑2)的槽内;所述偏心漏斗(G‑1)固定在漏斗支架(G‑2)上,偏心漏斗(G‑1)的入口位于缓存机构下方,偏心漏斗(G‑1)的出口位于包装机构(H)上方;所述支架与单向数控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单向数控平台分别与取药称量机构、补药机构、回收机构及缓存机构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