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包括漩流竖井,漩流竖井上端通过入口洞与外界环境连通,漩流竖井下端通过出口洞与外界环境连通,入口洞端口处作为流道入口,出口洞端口处作为流道出口。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流体由流道入口送入之后,当流体流量或流速较小时,流体则进入漩流竖井内以漩涡方式流动,消解其中大部分能量,当流体流量或流速较大时,部分流体越过漩流竖井,拍击到漩流竖井端口处的消能墙上,通过消能墙消解其中部分水流能量,反射回流的水体则与上游水流在漩涡竖井内不断碰撞、混合,再次消解水体中的能量后流出,使流体减少了对下游建筑物设施的水力冲击,保护建筑物结构安全,降低工程运行风险。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贵州;52 |
申请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杨家修;杜帅群;湛正刚;李晓彬;郑雪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12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95487.3 |
公开号: |
CN110080176A |
代理机构: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分类号: |
E02B8/06(2006.01);E;E02;E02B;E02B8 |
申请人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兴黔路16号 |
主权项: |
1.一种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漩流竖井(2),所述漩流竖井(2)上端通过入口洞(1)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漩流竖井(2)下端通过出口洞(3)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入口洞(1)端口处作为流道入口(11),所述出口洞(3)端口处作为流道出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流竖井(2)上端端口处还设置有消能墙(5),消能墙(5)与所述入口洞(1)洞口彼此相对对置。消能墙(5)位于漩流竖井(2)下游较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洞(3)、出口洞(3)横断面是明渠断面、城门洞形断面、圆形、马蹄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入口(11)处设置有入口堰头(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流竖井(2)设置位置与所述流道入口(11)相接近,并位于堰头(12)下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流竖井(2)深度是所述入口洞(1)口径的1.5倍以上、3倍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流竖井(2)底部应有5m-20m的水垫深度,来抵消水体下落的能量。对漩流竖井底板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洞(1)长度大于1倍洞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流竖井(2)为圆形断面,并有充分的补气洞设施与之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竖井式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入口(11)处进入流体速度为18m/s以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