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压灌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压灌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灌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点是该支护结构由若干幅内插“工”字钢的地连墙,其相邻的两幅地连墙之间采用旋挖桩搭接而成,形成无冷缝止水帷幕与挡土为一体的围护结构,所述地连墙和旋挖桩内插由弯钩锁口咬合的数根“工”字钢,地连墙采用跳幅施工,两幅之间采用旋挖桩钻进成孔,形成无冷缝止水帷幕与挡土为一体的围护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整体连续的防渗性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尤其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既有建筑物多,开挖边线距离红线较近的深基坑支护工程。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赖欣;薛长江;胡宝山;刘喜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1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2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15090.0
公开号: CN110080249A
代理机构: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翔
分类号: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200435 上海市宝山区共和新路4727号202V
主权项: 1.一种压灌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由若干幅内插“工”字钢的地下连续墙,其相邻的两幅地下连续墙之间采用旋挖桩搭接而成,形成无冷缝止水帷幕与挡土为一体的围护结构,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旋挖桩内插由弯钩锁口咬合的数根“工”字钢;所述弯钩锁口为对称设置在“工”字钢两侧,且与“工”字钢为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灌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旋挖桩采用超缓凝混凝土灌注,其搭接部位的长度为0.2~0.3m,所述旋挖桩直径>地下连续墙的截面宽度。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压灌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地下连续墙采用跳幅施工,两幅之间采用旋挖桩钻进成孔,并灌入超缓凝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插入“工”字钢,并与地下连续墙的“工”字钢咬合,形成无冷缝止水帷幕与挡土为一体的围护结构,具体施工包括下述步骤: (一)、地下连续墙施工 a、开挖导沟 根据坐标基准点和设计要求对地下连续墙中心线进行定位放样,然后开挖导沟; b、砌筑导墙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筑导墙; c、制备护壁泥浆 将NV-1钠基膨润土粉与分散剂、钠羟甲基纤维素和水按100:5:0.2:1000重量比配置成护壁泥浆待用,所述分散剂为Na2CO3或NaHCO3; d、成槽施工及成槽质量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将地下连续墙分幅,其幅长为3~5m,开挖前将导沟清除干净后注入护壁泥浆,成槽时必须保证槽壁垂直度; e、换浆清沉渣 使用成槽机抓斗清底,以取样试验及槽底沉渣为准,检验清底是否合格; f、浇筑混凝土 吊放浇筑架,采用两根导管在槽段内浇筑超缓凝混凝土的地下连续墙,所述超缓凝混土的缓凝时间≥60h;所述导管口距孔底为30~50cm;所述导管内放置径为Φ250mm的隔水球胆; g、插入型钢 在混凝土初凝前下插由弯钩锁口咬合的若干根“工”字钢,每幅地下连续墙两侧的弯钩锁口涂黄油并包裹油纸保护,以备与内插在旋挖桩的“工”字钢咬合连接; (二)、旋挖桩的施工 在相邻两幅的地下连续墙之间施工旋挖桩,所述旋挖桩采用旋挖钻进成孔,按常规钻孔灌注桩依次进行护筒埋设、移机定位、铣削钻进、成孔检测、清孔以及浇筑混凝土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初凝前插入“工”字钢,并与内插在相邻地下连续墙的“工”字钢咬合; (三)、挡土结构的施工 按上述(一)~(二)步骤依次对地下连续墙以及旋挖桩进行交替作业,直至完成整个连续防水、挡土的支护结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