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将装配式反坎和胎模块体穿过紧固拉筋,并在胎模块体的横向接缝内设置接缝填充体;使模板挂杆通过板模挂板与板上层钢筋连接牢固,在板底模上设置钢筋支撑体;在第一地下室外墙上分别布设挂梁滑槽,将滑移挂梁滑至设定位置后进行第一地下室底板及底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墙外填充体的上部设置柱底撑板和板底隔水层,并在柱底撑板上依次设置平衡撑柱、连接靴帽和帽杆连接体;将模板节段和柔性连接带与板侧撑杆通过撑杆限位体连接;沿内插控位杆高度方向均匀间距设置模板限位体,可以提升边坡支护施工结构的整体性,降低模板支设和定位的难度、保护施工环境。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温州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益琍;赵银标;项光森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2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2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20596.3 |
公开号: |
CN110080247A |
代理机构: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闯 |
分类号: |
E02D17/04(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海宁路66号3楼 |
主权项: |
1.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制备尺寸满足要求的胎模块体(1)、临时支撑块(2)、模板限位体(3)和墙底限位板(4);准确施工所需建筑材料;进行边坡土体(5)的开挖施工; 2)预制装配式胎模布设:在边坡土体(5)内穿设拉筋锚固段(6),并在拉筋锚固段(6)的顶端设置拉筋连接体(7),紧固拉筋(9)插入拉筋锚固段(6)垂直设置于边坡土体(5),依次将装配式反坎(8)和胎模块体(1)穿过紧固拉筋(9),并在顶端的胎模块体(1)上设置胎模压板(12),将胎模注浆管(13)穿过注浆管连接管(14),并向胎模块体(1)的横向接缝内注浆,形成接缝填充体(15),通过紧固拉筋(9)对胎模块体(1)施加张拉应力;对胎模块体(1)外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并在胎模块体(1)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内侧防水层(16)和外侧防水层(17); 3)墙外填充体(19)施工:在胎模块体(1)与边坡土体(5)的间隙内填充散体材料,并在散体材料内插设填充体注浆管(18),通过填充体注浆管(18)向散体材料内注浆形成墙外填充体(19); 4)第一地下室底板(39)及底板梁(32)模板布设:进行第一地下室外墙(20)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待梁底回填层(21)施工完成后,在第一地下室外墙(20)上预设板模底撑(22)和板模拉筋(23),在板底模(24)与第一地下室相接处固定板端连接体(25),挂杆连接板(27)置于板模底撑(22)上,将板模拉筋(23)与挂杆连接板(27)连接牢固;板上层钢筋(28)和板下层钢筋(29)与第一地下室外墙(20)连接牢固后,使模板挂杆(30)通过板模挂板(31)与板上层钢筋(28)连接牢固,模板挂杆(30)置于挂杆连接板(27)上;在底板梁(32)部位设置与梁底回填层(21)固定的梁外模(33);在梁外模(33)与板底模(24)相接处设置模板补强筋(36);在板底模(24)上设置与板内置栓(37)相接的钢筋支撑体(38); 5)第一地下室底板(39)及底板梁(32)混凝土浇筑施工:在第一地下室外墙(20)上分别布设杆端滑槽(40)和挂梁滑槽(41),在杆端滑槽(40)内设置滑移连接体(42);将滑移挂梁(43)的两端分别插入相对的挂梁滑槽(41)内,并使滑移挂梁(43)与滑移连接体(42)通过连接定位杆(44)连接;滑移挂梁(43)滑移至设定位置后,将滑移挂梁(43)作为施工平台进行第一地下室底板(39)及底板梁(32)混凝土浇筑施工; 6)施工缝预留装置布设:在墙外填充体(19)的上部设置柱底撑板(45)和板底隔水层(46);在柱底撑板(45)上依次设置平衡撑柱(48)、连接靴帽(49)和帽杆连接体(50),在平衡撑柱(48)的两侧设置分别与块侧撑板(51)和板侧模板(52)的柱侧撑杆(53);在帽杆连接体(50)的两侧均设置与转动帽杆(54)相连的帽杆转轴(55),并使转动帽杆(54)的上表面与上覆帽板(56)相连;在第二地下室底板(57)的接缝处设置止水条板(58),并在止水条板(58)的下表面设置板底排水体(59);在块侧撑板(51)与边坡土体(5)之间设置临时支撑块(2); 7)第二地下室外墙(74)模板支设:在第二地下室底板(57)上布设内侧撑柱(60)和墙底限位板(4);先将板侧撑杆(65)的底端插入墙底限位板(4)的撑杆限位槽(66)内,再将模板节段(67)和柔性连接带(68)与板侧撑杆(65)通过撑杆限位体(69)连接;在镜像相对的模板节段(67)之间设置内插控位杆(70),并沿内插控位杆(70)高度方向均匀间距设置模板限位体(3);分别使板侧撑杆(65)和内插控位杆(70)的顶端与定位横梁(72)通过控位螺栓(73)连接; 8)第二地下室外墙(74)混凝土灌注:采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模板节段(67)围合成的空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第二地下室外墙(74)。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胎模块体(1)的形心部位设置拉索穿过孔(75),并在拉索穿过孔(75)的两侧对称设置注浆管连接管(14);在胎模块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块体连接槽(77)和块体连接隼(100);块体连接隼(100)和块体连接槽(77)的横断面均呈等腰梯形,块体连接隼(100)的底宽和坡度与块体连接槽(77)相同,且块体连接隼(100)的高度较块体连接槽(77)大;装配式反坎(8)的上表面设置胎模挡板(76)和块体连接槽(77);胎膜注浆管(13)上沿竖向均匀间隔设置浆液渗出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板底模(24)的内部设置模板内筋(79),上表面设置板内置栓(37)和挂杆连接板(27),并在挂杆连接板(27)与板底模(24)之间设置连接板紧固筋(78);连接板紧固筋(78)与模板内筋(79)连接;钢筋支撑体(38)包括支撑槽板(80)和支撑体螺杆(81),支撑槽板(80)与支撑体螺杆(81)焊接连接;支撑槽板(80)横断面呈半圆形,梁外模(33)横断面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通过连接体螺栓(26)将板端连接体(25)与第一地下室外墙(20)相接牢固,并使梁外模(33)与梁底回填层(21)通过梁模撑筋(34)和撑筋底板(35)连接牢固。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滑移连接体(42)横断面呈“T”形;杆端滑槽(40)内预设形状与滑移连接体(42)匹配的内嵌滑槽(82)。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板底隔水层(46)设于第二地下室底板(57)间接缝处的正下方;临时支撑块(2)的横断面呈矩形,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竖向连接槽(83)和竖向连接隼(84),相接的两竖边分别设置横向连接隼(85)和横向连接槽(86),并在横向连接槽(86)的外侧设置与块侧撑板(51)粘贴连接的块侧密闭体(87);上覆帽板(56)的悬空端与第二地下室底板(57)或临时支撑块(2)相接,通过撑板锚筋(47)将柱底撑板(45)与墙外填充体(19)连接牢固。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内侧撑柱(60)面向边坡土体(5)侧设置定位横梁(72)和土体横撑杆(88),并在定位横梁(72)与内侧撑柱(60)之间设置横梁斜撑(89);在土体横撑杆(88)与内侧撑柱(60)之间设置控位体挡板(90)和辅助控位体(91),与边坡土体(5)之间依次设置压板转动球铰(92)和土体压板(93);辅助控位体(91)采用长度可调的螺栓和螺杆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限位体(3)由连接环板(94)、板侧压杆(95)和模板压板(96)组成,使板侧压杆(95)沿轴向对称设于连接环板(94)的外侧,板侧压杆(95)与模板压板(96)和连接环板(94)之间均设置压板转轴(97),并在连接环板(94)上设置转角限位体(98);连接环板(94)设于上限位板(71)和下限位板(61)之间,并使上限位板(71)和下限位板(61)的距离较连接环板(94)的高度大;墙底限位板(4)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其上表面设置模板连接槽(11)、撑杆限位槽(66)、锚筋穿设孔(99);内插控位杆(70)及模板限位体(3)留于第二地下室外墙(74)内或在混凝土浇筑时同步上拔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在内侧撑柱(60)与第二地下室底板(57)之间设置撑柱底板(62)和撑柱斜撑(63),在墙底限位板(4)与第二地下室底板(57)之间设置限位板锚筋(64)。 10.一种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到9任一所述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制备得到。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