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
专利名称: 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包括对所施工黄土隧道的隧道浅埋段所处区域的地表进行加固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沿隧道浅埋段的隧道纵向延伸方向布设;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为采用多根水泥土搅拌桩对隧道浅埋段所处区域地层进行加固后形成的加固结构,多根水泥土搅拌桩呈梅花形布设,相邻两根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相互咬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提前对黄土隧道地表进行加固处理,提前将隧道洞洞顶松散土体进行固结,节约了在洞内进行管棚法施工的时间,同时避免了隧道洞身周侧土体上软下硬的问题,使隧道洞结构更稳定。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秀军;史粮逢;吴小波;何精伟;夏开华;胡强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1-2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917839.1
公开号: CN209211427U
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谭文琰
分类号: E02D3/00(2006.01);E;E02;E02D;E02D3
申请人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辛家庙广安路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科技部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施工黄土隧道的隧道浅埋段(2)所处区域的地表进行加固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沿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纵向延伸方向布设,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纵向长度与隧道浅埋段(2)的纵向长度相同;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位于隧道浅埋段(2)的正上方,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宽度大于隧道浅埋段(2)的开挖宽度;所述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埋深为12m~15m,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竖向高度大于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埋深,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竖向高度为15m~20m;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为采用多根水泥土搅拌桩(3)对隧道浅埋段(2)所处区域地层进行加固后形成的加固结构,多根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呈梅花形布设,多根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呈均匀布设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相邻两根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之间的间距L=70cm~80cm,相邻两根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的桩身相互咬合;多根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的高度与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水泥土搅拌桩(3)为圆柱桩且其桩径d=φ75cm~φ85cm,其中d>L。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开挖断面不小于100m2。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宽度D为1.8B~2B,其中B为隧道浅埋段(2)的开挖宽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11m~12m,所述的D=20m~24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75cm,d=φ80cm。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浅埋段(2)所处区域的地层包括上部地层和位于所述上部地层下方的下部地层,所述上部地层为湿陷性黄土地层,所述下部地层为非湿陷性黄土地层;所述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洞上部位于所述上部地层内,所述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洞中部和下部均位于所述下部地层内; 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底部进入所述下部地层内,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底部进入所述下部地层内的深度不小于0.5m。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黄土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浅埋段(2)的隧道埋深为12.5m~13.5m,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加固结构(1)的竖向高度为17.5m~18.5m。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