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论文选取长沙石湾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该工程地质勘查和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TSP、GPR探测以及目前常规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前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及围岩级别进行了具体判定和分析,提出了围岩综合动态分级的概念和具体应用思路,真正实现了隧道信息化施工。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主要成果如下:
(1)系统总结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各种探测手段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系统和地质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以石湾隧道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系统和地质雷达方法,对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的分布与规模进行了探测,通过结果的具体分析以及比较研究,对围岩级别进行了初步判定。
(3)系统总结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围岩分级方法的各判定指标及其获取方法,同样以石湾隧道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对五处开挖掌子面进行围岩级别定性定量划分,结果表明:相对与TSP探测、GPR方法,该法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
(4)通过对TSP探测、GPR方法以及隧道常规围岩分级方法三者的优缺点比较与总结,提出了围岩综合动态分级的概念及其应用思路,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充分利用了三种方法的优势,逐步修正,有机结合,及时反馈,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围岩级别判定的准确性,真正做到了围岩综合动态分级,弥补了信息化施工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