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电动车及其制备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动车运输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把电动车人为的分成前龙头装置、后平叉装置和车架,其中,前龙头装置被制备成一整体单元,与车架的前端相联接,车架的前端与龙头管之间通过可拆卸的第一联接结构相联接;后平叉装置被制备成一整体单元,与车架的后端侧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第二联接结构。这样,在进行整车运输时,可以把相同的功能单元紧挨在一起装载在载具内,所点空间相对较小,能够方便对电动车进行运输,同时也便于电动车进行模块化生产,能有效保证电动车的生产质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陈益民;吕柯;梁振营;朱勇俊;邱伟斌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4-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51477.7 |
公开号: |
CN110104112A |
代理机构: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分类号: |
B62M6/40(2010.01);B;B62;B62M;B62M6 |
申请人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工业园区立马车业 |
主权项: |
1.一种电动车,包括: 前龙头装置,具有龙头轴,龙头轴转动地插接在龙头管内,龙头轴的下端转动地联接有前轮; 后平叉装置,具有后平叉,后轮转动地联接在后平叉上; 车架,具有曲状走向; 其特征在于,前龙头装置被制备成一整体单元,与车架的前端相联接,车架的前端与龙头管之间通过可拆卸的第一联接结构相联接;后平叉装置被制备成一整体单元,与车架的后端侧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第二联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结构包括卡座和卡头,卡头用于卡接在卡座上的卡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卡座固定在龙头管上,卡头形成在卡板上,卡板固定在车架的前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卡座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对向着龙头管伸出的弯折部,弯折部抵靠在龙头管的外周面上,弯折部使得卡座与龙头管之间形成间隔,卡口形成在弯折部与卡座相交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结构包括固定在龙头管上的支撑板,车架的前端设有夹板,夹板通过螺栓与支撑板贴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后平叉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后轮的轮轴联接在两根纵杆的后端部,两根纵杆的前端相联接在一起;两根纵杆上均设置有所述的第二联接结构,第二联接结构位于纵杆的两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两根纵杆的前端通过转动轴相联接在一起,转动轴上设有牙盘,所述轮轴上设有飞轮,牙盘通过链条与飞轮传动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牙盘和飞轮位于两根纵杆之间,牙盘和飞轮偏向于第一纵杆,第一纵杆的前端设有套筒,第二纵杆的前端设有向着牙盘伸出的套管,传动轴转动地插接在套管和套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接结构包括圆筒形的联接座,联接座焊接在纵杆的下侧面上,车架上设有联接板,联接板通过销轴与联接座相联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车架的中部位置处形成有电瓶搁置部,电瓶搁置部的底部向着后轮方向延伸而在电瓶搁置部的后侧形成一个容腔,后平叉的前端伸入到该容腔内。 1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的方法,把电动车预制成前龙头装置、后平叉装置和车架三个整体式的功能单元,包括如下步骤: 前龙头装置的联接,把龙头管周向转动地套接在龙头轴上,在龙头轴的下端转动地联接有前轮; 后平叉装置的联接,把轮毂电机安装在后轮的中部位置处,轮轴穿接在轮毂电机的轴线位置处,把轮轴的两端分别联接到后平叉后端的两侧上; 形成车架; 在车架的前端与龙头管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联接结构,以供车架的前端与前龙头装置相联接或拆开;在车架的后端侧与后平叉装置之间设置可拆卸的第二联接结构,以供车架的后端与后平叉装置相联接或拆开。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