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公开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生态透水坝位于无通航的山区小流域河道内,生态透水坝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断面为梯形,生态透水坝包括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和高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2),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位于生态透水坝的底层,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的顶部高程高于其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所建位置枯水期的水位10~30cm;高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2)位于生态透水坝的上层。本发明在可快速在全部坝体表层形成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生态透水坝设计合理,排水通畅,建设成本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发明人: |
曹玉成;徐坚;庄倩倩;吕旭东;王志荣;王永尚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3-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248338.1 |
公开号: |
CN110106828A |
代理机构: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分类号: |
E02B3/10(2006.01);E;E02;E02B;E02B3 |
申请人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
主权项: |
1.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生态透水坝位于无通航的山区小流域河道内,生态透水坝与水流方向相平行的断面为梯形,生态透水坝包括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和高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2),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位于生态透水坝的底层,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的顶部高程高于其所建位置枯水期的水位10~30cm;高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2)位于生态透水坝的上层,高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2)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其所建位置丰水期水位与枯水期水位之间相差高度的3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低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1)包括低透水性生态混凝土层(11)和沉水植物型植生层(12),沉水植物型植生层(12)铺设并固定在低透水性生态混凝土层(11)的表面,沉水植物型植生层(12)由土工席垫和定植在土工席垫的沉水植物(121)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高透水性生态拦截净化层(2)包括高透水性生态石笼层(21)和挺水植物型植生层(22),高透水性生态石笼层(21)是由多个生态石笼堆筑而成,生态石笼包括石笼网和填充在石笼网内的石料,石笼网由低碳镀锌钢丝拧编而成,石料为连续级配40mm~90mm的卵石、碎石或砾石,挺水植物型植生层(22)铺设并固定在高透水性生态石笼层(21)的表面,挺水植物型植生层(22)由土工席垫和定植在土工席垫的挺水植物繁殖体(221)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低透水性生态混凝土层(11)是由连续级配10mm~40mm的卵石、碎石或砾石堆集后喷灌水泥浆液构筑而成,或者低透水性生态混凝土层(11)通过将连续级配10mm~45mm的卵石、碎石或砾石与水泥浆液搅拌后构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数计,水泥浆液中包括水泥58%~65%、水34%~40%和氯化钙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沉水植物(121)为苦草、伊乐藻、金鱼藻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沉水植物(121)的初植密度为20~200株/m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挺水植物繁殖体(221)为千屈菜、常绿水生鸢尾和花叶芦竹的种子、块根、块茎、球茎、鳞茎或幼苗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土工席垫是以塑料为基材经乱丝熔融铺网加工而成的土工材料,土工席垫的厚度为0.3~2.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透水坝,其特征在于:生态透水坝的坝顶宽度为丰水期时生态透水坝所处位置河道水深的1/5~1/2,生态透水坝迎水坡的坡比为1:1.5~3,生态透水坝背水坡的坡比为1:3~8。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