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和储罐;所述储罐设置在所述桩基的上方,在所述桩基的地坪层与所述储罐底面之间的空间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下筏板、短柱和上筏板;所述下筏板和桩基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多个所述短柱间隔分布于所述下筏板上;每一所述短柱的顶端设置隔震垫支座,所述隔震垫支座的下端与所述短柱的顶端柔性连接,所述隔震垫支座的上端与所述上筏板的底面柔性连接,所述上筏板的顶面与储罐的底面刚性连接。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张超;钟曦;黄欢;肖立;张博超;刘洋;陈锐莹;姜夏雪;扬帆;段品佳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84953.9 |
公开号: |
CN209227577U |
代理机构: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分类号: |
E02D27/38(2006.01);E;E02;E02D;E02D27 |
申请人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院中海油大厦C座 |
主权项: |
1.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和储罐;所述储罐设置在所述桩基的上方,在所述桩基的地坪层与所述储罐底面之间的空间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下筏板、短柱和上筏板;所述下筏板和桩基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多个所述短柱间隔分布于所述下筏板上;每一所述短柱的顶端设置隔震垫支座,所述隔震垫支座的下端与所述短柱的顶端柔性连接,所述隔震垫支座的上端与所述上筏板的底面柔性连接,所述上筏板的顶面与储罐的底面刚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垫支座采用橡胶隔震垫支座、铅芯隔震支座、高阻尼隔震支座或摩擦隔震支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包括外罐,置于所述外罐内的内罐,以及盖设于所述外罐顶部的罐顶;在所述罐顶的下部设置顶梁框架,所述顶梁框架与吊顶系统相连,在所述内罐和外罐之间以及所述吊顶系统和罐顶之间均设置保冷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所述外罐内壁区域的钢筋为低温钢筋,所述外罐壁厚在0.5~5m,所述内罐为9%Ni钢板,所述内罐壁厚小于50mm,所述罐顶为钢筋混凝土穹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框架采用型钢和钢板搭建而成,所述吊顶系统采用铝板和不锈钢吊杆搭建而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筏板、下筏板厚度均为0.5m~15m,所述桩基、下筏板和上筏板均为钢筋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为单容罐、双容罐或全容罐的LNG储罐,其罐容在1万方至30万方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NG储罐基础的双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低于P8,抗冻等级不低于F200。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