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涉及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技术领域,其通过精准控制胶结砂砾石料的胶结度来保证上层料中的堆石下陷到下层砂砾石层中的深度,进而增加层间的结合性,每铺筑一层石料以后通过维卡仪测量其初凝时间,将上层料的铺筑控制在下层石料初凝之前完成,进一步增强层间结合性,减轻骨料分离现象,使大于150mm的骨料能够用于坝体施工中,拓宽了胶结坝筑坝材料谱系,避免了大粒径骨料的浪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多种质量检测同时进行,来保证每一步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坝体的施工质量,增强了大坝坝体的稳定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发明人: |
汪洋;贾金生;郑璀莹;李曙光;史婉丽;刘中伟;雷添杰;丁廉营;吴洋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09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55974.1 |
公开号: |
CN110106838A |
代理机构: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蕊;陈选中 |
分类号: |
E02B7/06(2006.01);E;E02;E02B;E02B7 |
申请人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模拟试验确定拌和砂砾石料的水胶比范围; 步骤2,给拌和设备的供水管道上设置水量观测设备; 步骤3,铺筑第一胶结砂砾石层,之后再将维卡仪插入第一胶结砂砾石层中测量其初凝时长和终凝时长,同时在第一胶结砂砾石层上摊铺堆石; 根据所述终凝时间,在第一胶结砂砾石层终凝之前完成第一胶结砂砾石层上堆石的摊铺; 步骤4,完成堆石摊铺后,采用影像扫描仪获取堆石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统计并计算堆石的最大粒径、最小粒径、平均粒径以及堆石与堆石之间的间距; 得出的堆石的最大粒径不能大于坝体断面最小边长的1/4,若大于,移出该堆石,并使用粒径符合要求的堆石代替; 当测量的堆石间间距大于砂砾石的最大粒径时,采用反挖掘机或平仓机调整堆石之间的间距,直至堆石间间距小于等于砂砾石的最大粒径; 步骤5,当堆石粒径大小及堆石间间距均满足设计要求后,向堆石上喷洒水泥浆,使水泥浆填满堆石之间的空隙以及包裹所有堆石; 水泥浆喷洒完成以后,采用维卡仪测量其初凝时长,并根据所述初凝时长,在水泥浆初凝完成时完成第二胶结砂砾石层的摊铺; 步骤6,当完成由第一胶结砾石层、堆石和第二胶结砂砾石层构成的施工层的铺筑后,对施工层进行碾压; 当施工层的厚度下降10%时,采用核子水分密度仪检测碾压面的表观密度; 当表观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停止碾压; 当表观密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碾压的同时采用核子水分密度仪检测碾压面的表观密度及测量施工层的厚度下降量; 判断施工层的下降幅度是否达到碾压前施工层厚度的20%~30%及表观密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若施工层的下降幅度、表观密度中的任一值满足条件,则停止碾压;否则继续碾压,直至两者中的任一值满足条件; 步骤7,判断施工层的数量是否达到设计数量;若是,则进入步骤8,否则返回步骤3; 步骤8,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探测坝体内部的密实情况,并根据所述密实情况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处理结束后完成大坝的浇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确定水胶比的方法为: 对堆石和砂砾石分别取样,向相同比例的砂砾石、水泥和粉煤灰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进行模拟试验,记录每次试验添加的水量与对应的堆石下陷到第一胶结砂砾石层中的深度,选取堆石下陷深度为20%~30%对应的加水量得到的水胶比作为实际施工中拌和砂砾石层石料的水胶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观测设备为数显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堆石与堆石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砂砾石最大粒径的比例大于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水泥浆的水灰比与所述步骤1中得出的拌和砂砾石料的水胶比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每次碾压后静置10分钟,再采用核子水分密度仪检测一次表观密度,每次表观密度测量时间不超过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碾压完成后的施工层厚度不小于堆石最大粒径的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施工层从拌和砂砾石料至碾压完成的总时间小于1.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胶结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无损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检测方法。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