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包括浮体以及设置在浮体上的测速组件、控制组件和打捞组件,浮体上设有推动浮体在水中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叶轮组件,浮体上设有推动浮体在水中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二叶轮组件,测速组件、第一叶轮组件和第二叶轮组件分别与打捞组件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在遭遇大型障碍物或者触抵岸边后,可自动向与当前打捞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平移,然后换行进行打捞,保证不重复打捞,提升浮萍打捞效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打捞。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苑君;易春龙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1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30313.0
公开号: CN110106849A
代理机构: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杨松
分类号: E02B15/10(2006.01);E;E02;E02B;E02B15
申请人地址: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高新区光谷大道77号光谷金融港B9栋417室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1)以及设置在浮体(1)上的测速组件(3)、控制组件(4)和打捞组件(2),所述浮体(1)上设有推动浮体(1)在水中进行前后移动的第一叶轮组件(110),所述浮体(1)上设有推动浮体(1)在水中进行左右移动的第二叶轮组件(120),所述测速组件(3)、所述第一叶轮组件(110)和所述第二叶轮组件(120)分别与所述打捞组件(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组件(2)包括打捞网(210)和换向机构(220),所述换向机构(220)设置在所述浮体(1)上,所述打捞网(210)设置在所述换向机构(220)上,所述测速组件(3)、所述第一叶轮组件(110)和所述第二叶轮组件(120)分别与所述换向机构(22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网(210)至少具有两个打捞口,在所述浮体(1)前后移动方向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打捞口;所述浮体(1)在前后换向移动过程中所述换向机构(220)控制所述打捞网(210)位于所述浮体(1)移动方向前方的打捞口部分进入水面以下,以及控制所述打捞网(210)位于所述浮体(1)移动方向后方的打捞口脱离水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220)包括开关电路(2212)和第一内置电源(2213),所述电磁铁(2211)通过所述开关电路(2212)与所述第一内置电源(2213)电连接,所述测速组件(3)与所述开关电路(221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220)还包括外壳(2201)、调节杆(2202)、承重杆(2203)、第一连接杆(2204)、第二连接杆(2205)、第一活动铰(2206)、第二活动铰(2207)、第三活动铰(2208)、第一配重块(2209)、第二配重块(2210)和电磁铁(2211),所述外壳(2201)设置在所述浮体(1)上,所述承重杆(2203)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2201)内,所述调节杆(2202)沿所述浮体(1)前后移动方向布置在所述承重杆(2203)上方,且其中部通过所述第一活动铰(2206)与所述承重杆(2203)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04)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205)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重杆(220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连接杆(2204)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活动铰(2207)与所述调节杆(2202)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0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配重块(2209)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205)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三活动铰(2208)与所述调节杆(2202)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20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配重块(2210)相连接;所述电磁铁(2211)设置在所述第二配重块(2210)下方的外壳(2201)上;所述电磁铁(2211)得电时,所述电磁铁(2211)与所述第二配重块(2210)相吸,以使所述调节杆(2202)朝第二配重块(2210)所在侧倾斜;所述电磁铁(2211)失电时,所述电磁铁(2211)与第二配重块(2210)在第一配重块(2209)的作用下分离,并使调节杆(2202)朝第一配重块(2209)所在侧倾斜;所述调节杆(2202)的两端均与所述打捞网(21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220)的数量为两个,两根调节杆(2202)的同侧端均与所述打捞网(21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网(210)包括网兜(211)、第一固定环(212)、第二固定环(215)、两个第一螺纹套筒(213)和两个第二螺纹套筒(214),每根调节杆(220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套筒(213)和一个所述第二螺纹套筒(214),所述外壳(2201)位于调节杆(2202)两端处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每根调节杆(2202)两端的第一螺纹套筒(213)和第二螺纹套筒(214)分别从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中伸出到外壳(2201)外,所述第一固定环(212)和所述第二固定环(215)分别布置在所述浮体(1)前后移动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环(2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套筒(213)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2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套筒(214)相连接,所述网兜(211)布置在所述浮体(1)的下方,且所述网兜(211)的两个兜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环(212)和所述第二固定环(215)相连接,形成两个打捞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220)还包括第二内置电源(2218)和太阳能供电组件(2219),所述第二内置电源(2218)的两个接线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叶轮组件(120)的两个接线端电连接;所述换向机构(220)还包括第一导电片(2215)、第二导电片(2216)和第三导电片(2217),所述第一过孔或所述第二过孔的顶壁上设有第一导电片(2215),所述第一过孔或所述第二过孔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导电片(2216),所述第一螺纹套筒(213)或所述第二螺纹套筒(214)上包覆有第三导电片(2217),所述第一导电片(2215)和所述第二导电片(2216)分别通过第三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2217)通过第四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片(2217)在所述电磁铁(2211)得失电过程中通过换向机构(220)交替的与第一导电片(2215)和第二导电片(2216)接触; 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2219)两个接线端中的一个通过第五导线与所述第三导电片(2217)电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2219)剩余接线端通过第六导线与所述第一叶轮组件(110)内的电机正转电路和电机反转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叶轮组件(110)内的电机正转电路通过第七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片(2215)电连接,所述第一叶轮组件(110)内的电机反转电路通过第八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片(2216)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212)包括第一弧环(2121)和第二弧环(2122),所述第一弧环(2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环(2122)的一端相插接,所述第一弧环(2121)远离所述第二弧环(212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环(2122)远离所述第一弧环(2121)的一端分别与与其同侧的两个第一螺纹套筒(213)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浮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220)还包括弹簧(2214),所述弹簧(2214)套设在第二连接杆(2205)上,所述弹簧(2214)的一端与第三活动铰(2208)相连接,所述弹簧(2214)的另一端与第二配重块(2210)相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