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挡墙本体和墙后填充体;挡墙本体设在边坡的前端,墙后填充体设在挡墙本体和边坡之间;挡墙本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设的装配式基础层、底部面板层、硬质支撑层、下过渡面板层、减震消能层、上过渡面板层和盖顶面板层。墙后填充体包括反滤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区土工填料和非加筋区填土。本发明以多种面板和装配式基础拼装而成,采用预留凹槽和凸起以及非水平结构连接固定,运用减震消能面板,一方面能避免地震条件下加筋土挡墙面板脱落、筋材拔出等破坏,提高了加筋土挡墙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安全性;另一方面极大的简化施工中的操作流程,有效减短工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张飞;朱玉明;高玉峰;周源;周政;戴光宇;温友鹏;何乃福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09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22650.0
公开号: CN110106913A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石艳红
分类号: E02D29/02(2006.01);E;E02;E02D;E02D29
申请人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城西路8号
主权项: 1.一种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本体和墙后填充体; 挡墙本体设置在边坡的前端,墙后填充体设置在挡墙本体和边坡之间; 挡墙本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设的装配式基础层、底部面板层、硬质支撑层、下过渡面板层、减震消能层、上过渡面板层和盖顶面板层; 装配式基础层由若干个预制的装配式基础水平拼接形成; 底部面板层由若干个预制的底部面板水平拼接形成,底部面板中预设有排水通道; 硬质支撑层包括若干层普通硬质面板层,每层普通硬质面板层均由若干个预制的普通硬质面板水平拼接形成; 底部面板底部与装配式基础顶部相插接,顶部与相邻的普通硬质面板相插接,上下相邻两块普通硬质面板相互插接; 下过渡面板层由若干个预制的下过渡面板水平拼接形成;下过渡面板底部与相邻的普通硬质面板相插接; 减震消能层包括若干层减震消能面板层,每层减震消能面板层均由若干个预制的减震消能面板水平拼接形成; 上过渡面板层由若干个预制的上过渡面板水平拼接形成; 下过渡面板和减震消能面板的顶部均设置有顶部预制凹槽,每个顶部预制凹槽内均设置有倒置的L型块体和筋材挂钩,倒置的L型块体的竖边与顶部预制凹槽底部固定连接; 减震消能面板和上过渡面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底部预制凹槽,每个底部预制凹槽内均设置有L型块体,L型块体的竖边与底部预制凹槽底部固定连接;倒置的L型块体的横边和L型块体的横边交错摆放,且倒置的L型块体的横边位于底部预制凹槽内,L型块体的横边位于顶部预制凹槽内,倒置的L型块体的竖边和L型块体的竖边之间通过减震弹性阻尼元件相连接;倒置的L型块体、L型块体和减震弹性阻尼元件共同组成减震消能装置; 盖顶面板层由若干个预制的盖顶面板水平拼接形成,盖顶面板底部与上过渡面板顶部相插接; 墙后填充体包括反滤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区土工填料和非加筋区填土;反滤层位于墙后填充体底部,反滤层的垂直竖边倚靠装配式基础层、底部面板层和硬质支撑层;土工合成材料水平铺设,一端埋设在挡墙本体的层与层之间的接缝中;加筋区土工填料填充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非加筋区填土填充在加筋区与边坡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其特征在于:硬质支撑层的顶部高度不低于挡墙本体高度的1/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预制凹槽两侧的下过渡面板和减震消能面板上,以及位于底部预制凹槽两侧的减震消能面板和上过渡面板上均设置有非水平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其特征在于:非水平结构呈波纹状或类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其特征在于:装配式基础顶部设置有凸形凹槽,底部面板底部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凸形凹槽相互插接配合。 6.一种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施工材料准备:准备挡墙本体及墙后填充体施工所需要的材料; 步骤2,挡墙稳定性验算及加筋长度确定:通过对挡墙进行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计算,确定挡墙面板后筋材长度D=0.4-0.7H,其中,H为减震装配式面板加筋土挡墙高度;则土工合成材料总长度L=D+s,s为土工合成材料压入面板的长度;筋材间的竖向间距为0.4m-0.8m; 步骤3,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抗震:采用拟静力法计算,使挡墙满足抵抗六级以上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要求; 步骤4,装配式基础层施工:将预制的装配式基础水平拼接形成装配式基础层,在墙后填充体侧的基础平面上依次布置反滤层和土工合成材料,将土工合成材料一端放置在装配式基础上,铺展开土工合成材料后,从土工合成材料后端对其进行张拉; 步骤5,底部面板层施工:将预制的底部面板底部与装配式基础相插接,并将放置在装配式基础上的土工合成材料压紧固定;底部面板的一侧或两侧与相邻的底部面板水平拼接,形成底部面板层;底部面板层中的排水通道相连通,出水朝向排水沟; 步骤6,第一层加筋区土工填料及非加筋区填土施工:在步骤5中完成一端压紧固定的土工合成材料上方铺设加筋区土工填料,在加筋区与边坡坡面之间填充非加筋区填土,并进行压实,完成第一层加筋区土工填料和非加筋区填土的施工;接着继续布设反滤层和土工合成材料,其中,土工合成材料一端压入底部面板; 步骤7,硬质支撑层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1,第一层普通硬质面板层施工:将预制的普通硬质面板底部与底部面板相插接,并将放置在底部面板上的土工合成材料压紧固定;普通硬质面板的一侧或两侧与相邻的普通硬质面板水平拼接,形成普通硬质面板层;按照步骤6的方法,完成第二层加筋区土工填料和非加筋区填土的施工;接着继续布设反滤层和土工合成材料,其中,土工合成材料一端压入普通硬质面板层; 步骤7-2,a层普通硬质面板层施工:将普通硬质面板底部与位于下方的普通硬质面板顶部相插接,并按照步骤7-1的方法,依次完成a层普通硬质面板层施工,以及a+1层加筋区土工填料和非加筋区填土的施工; 步骤8,下过渡面板层的施工:将预制的下过渡面板底部与普通硬质面板顶部相插接,并将放置在普通硬质面板上的土工合成材料压紧固定;下过渡面板的一侧或两侧与相邻的下过渡面板水平拼接,形成下过渡面板层;按照步骤6的方法,完成第a+2层土工填料的施工;接着将土工合成材料一端放置在下过渡面板层上,并向边坡进行水平铺展; 步骤9,减震消能层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1,第一层减震消能面板层施工:采用减震弹性阻尼元件将减震消能面板底部的L型块体的竖边与下过渡面板顶部的倒置的L型块体的竖边相连接,然后倒置的L型块体的横边和L型块体的横边交错摆放,且倒置的L型块体的横边位于减震消能面板的底部预制凹槽内,L型块体的横边位于下过渡面板的顶部预制凹槽内;倒置的L型块体、L型块体和减震弹性阻尼元件共同组成一组减震消能装置;接着将放置在下过渡面板上的土工合成材料压紧固定;减震消能面板的一侧或两侧与相邻的减震消能面板水平拼接,形成减震消能面板层;按照步骤6的方法,完成第a+3层土工填料的施工;接着继续布设土工合成材料,其一端挂在减震消能面板的筋材挂钩上并压入面板; 步骤9-2,b层减震消能面板层施工:将减震消能面板底部与位于下方的减震消能面板顶部采用步骤9-1中的减震消能装置进行连接,并按照步骤9-1的方法,依次完成b层减震消能面板层施工,以及a+b+3层土工填料的施工; 步骤10,上过渡面板层的施工:将预制的上过渡面板底部与减震消能面板顶部采用步骤9-1中的减震消能装置进行连接;上过渡面板的一侧或两侧与相邻的上过渡面板水平拼接,形成上过渡面板层;按照步骤6的方法,完成第a+b+4层土工填料的施工;接着将土工合成材料一端放置在上过渡面板层上,并向边坡进行水平铺展; 步骤11,盖顶面板层的施工:将预制的盖顶面板底部与与上过渡面板顶部进行插接;盖顶面板的一侧或盖顶面板层两侧与相邻的盖顶面板水平拼接,形成盖顶面板层;按照步骤6的方法,完成第a+b+5层土工填料的施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示的减震面板装配式加筋土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12,覆层保护:盖顶面板层施工完成后,在挡墙本体的顶部覆盖土层或现浇混凝土层对墙顶进行保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